隆中对
陈寿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谓为信然 信: 确实
B.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就: 接近,趋向
C. 因屏人曰 屏: 命人退避
D. 将军宜枉驾顾之 顾 :回头看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凡三往,乃见 陈涉乃立为王
B. 欲信大义于天下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C. 将军岂愿见之乎 忿恚尉,令辱之
D. 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受之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亮躬耕陇亩”,并不是简单地写他亲自耕作,而是着重说明他隐居田野。
B. 第一段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来显示诸葛亮的志向远大。
C.“卧龙”一词既赞扬了诸葛亮卓绝的才干,又显示他此时有用武之地。
D.“凡三往,乃见”,这既是对刘备是否真诚求贤下士的观察和考验,同时也是对诸葛亮自许甚高,决不轻易结交出仕的再次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