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古风·登高望四海 李白 登高望四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古风·登高望四海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④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辉。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此鸟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④剑歌:弹剑而歌。《战国策·齐策》记载:战国时齐人冯谖为孟尝君门客,最初不如意,曾三次弹剑而歌。

16.诗歌的三、四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暗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7.《行路难》多是古人感慨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作,此篇中诗人感慨“行路难”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概括。

答案

16.这是一幅苍茫萧索的清秋荒漠图(2分),秋霜覆盖,万物萧索,寒风吹拂,原野荒寒(2分),暗示了作者面对秋景时的凄怆与悲凉。 (1分)

17.对荣华易逝、命运坎坷的人生遭遇的感慨(富贵荣华如东去的流水般一去不返,万事皆有波澜,起伏不定)。对小人得志,黑白颠倒的社会现实的不满(白日被浮云掩去光辉,梧桐上栖息着燕雀,高贵的凤凰却落在灌木之上)。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想像陶渊明一样归去,又忍不住像冯谖一样弹剑高歌行路难)。(每点2分)

【解析】

16.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应当结合诗句的大致意思来总结,“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两句是:秋霜覆盖了世间万物,大风吹着原野,原野一片荒寒。由此可以得出这是一幅苍茫萧索的清秋荒漠图;“一切景语皆情语”,“严霜”“寒风”可以体现出作者的凄怆悲凉的情感。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7.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应当结合诗后的注释重点理解“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几句的大致意思,结合这些诗句的意思分析行路难的原因即可,“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的意思是:富贵荣华如东去的流水般一去不返,万事皆有波澜,起伏不定;“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的意思是:白日被浮云掩去光辉,浮云漂浮不定;“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的意思是:梧桐上栖息着燕雀,高贵的凤凰却落在灌木之上;“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运用典故,意思是:想像陶渊明一样归去,又忍不住像冯谖一样弹剑高歌行路难。根据这些句子的意思总结原因即可。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对某电子元件寿命进行追踪调查,情况如下: 寿命(h)l00
对某电子元件寿命进行追踪调查,情况如下: 寿命(h)l00~200200~300300~400400~500500~600 个数2030804030 (1)列出频率分布表; (2)画出频率分布直
向一定量的NaCl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所得沉淀的质量
向一定量的NaCl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所得沉淀的质量为原NaCl溶液质量的一半,则原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接近于( ) A.10%  B.20%  C.30%  D
If you keep on,   you’ll succeed ________.A. in time    
If you keep on,   you’ll succeed ________.A. in time     B. at one time   C. at the same time     D. on time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一行抵达莫斯科,斯大林在克里姆林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一行抵达莫斯科,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会见毛泽东。他委婉地问毛泽东:“你这次远道而来,不能空手回去,咱
根据图4中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M地为北半球的
根据图4中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M地为北半球的冬季         B.M地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C.此时M地为北半球的夏季        
世界上火山、地震最多的国家是 (    )              
世界上火山、地震最多的国家是 (    )                                                            A. 印度尼西亚     
近日,有关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关
近日,有关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关 注。其实,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口味、延长食品保存期甚至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
用图象法计算电动势和内阻时,先要描点,就是在U-I坐标系
用图象法计算电动势和内阻时,先要描点,就是在U-I坐标系中描出与每组I、U值对应的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个别偏离直线太远的点,应当舍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