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 ℃;t2℃时,分别用甲、乙的固体配制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要水的质量关系为甲 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t2℃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与50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 ℃;t2℃时,分别用甲、乙的固体配制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要水的质量关系为甲 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t2℃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与50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分析】利用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判断即可;根据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明显程度进行判断即可;根据甲物质在t2℃时的溶解度来进行解答。
【解答】解:如图所示,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的横坐标是 t1℃,所以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 t1℃;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属于配制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乙需要水的质量多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75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为25g,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20%。
故答案是:t1;<;20%。
【点评】溶解度曲线图中任何点的都表示该温度下100g水溶解一定量溶质所得到的溶液;曲线下方的任意一点对应的溶液是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的任意点对应的溶液是一定温度下的该溶质的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任意一点代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和未溶晶体(溶质)的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