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某中学举办了一次“我看上海这5年”的征文活动。高三学生
上海市某中学举办了一次“我看上海这5年”的征文活动。高三学生许明为了写一篇关于上海市5年经济生活变化的文章,需要一些具体的数据。于是他打开电脑,点击了一个相关网站,轻而易举地下载了上海市有关统计数据。
年 份
指 标1995年1999年
国内生产总值2 462.57亿元4 034.96亿元
人均年消费性支出5 868.12元8 247.69元
人均年娱乐和
文化服务消费356.19元711.62元
(1)假设你是许明,请根据以上数据,运用经济常识中的有关知识对上海市居民消费生活5年来的变化进行分析。
(2)在该网站上,一位专家正在就电脑网络未来的发展与网民对话。假设你是许明,请就电脑网络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向这位专家提一个问题。
(1)11995~1999年上海市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大幅增长,说明居民消费水平在明显提高。21995~1999年上海市人均娱乐和文化服务消费在人均消费性支出中的比重在增大,说明居民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的比重在增大。31995~1999年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人均消费支出增长、人均娱乐和文化服务消费的比重增大,说明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所决定的。
(2)一般性提问如,网络经济是不是泡沫经济;电脑网络的发展对法制和道德建设提出了哪些要求;网络经济是否能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等等。
解析:
回答第(1)问首先要求学生运用材料中的具体数据,概括归纳出题中所应有的经济现象或事实;然后进一步深化自己的认识,揭示出现象背后的本质。要解好此类题,关键在于读懂数据并弄清各种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归纳并作论述,同时学生必须分析,弄清材料中隐含的论点。第(2)问的设计新颖、别致,参考内容也很丰富,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对于学生来说,只要关注生活就不难提出问题,当然提问的深度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该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