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 奔跑的火焰                              

现代文阅读

奔跑的火焰

                                                      周涛

   ①进入冬季以后,则克台就成了最单调的世界。大地上失去了连绵的、起伏无尽的绿草鲜花,从脚下一直望到天尽头,再没有一点变化,只剩下茫茫雪野。这个位于伊犁河谷深处的大草原,它的冬天是那么单调,那么沉静。

   ②那天早晨我备好了马,去场部送一些文件。我给青马最后上紧了肚带,跨上马,把皮帽子放下来,拉过军大衣下摆盖住膝部,就放马朝雪原走去。在这种晴朗的天气里纵马雪原,有一种特殊的滋味。人在马背上,视野一下子变得开阔了。

   ③我策马驰上一处高地,马在雪地上喘息着,似乎不太乐意。过了一会儿,它自己渐渐地减慢了速度。这时,忽然从远处传来杂乱的犬吠声,我在马鞍上转过身,惊奇地看到了一幕原野冬猎的景象。

   ④在白皑皑的深雪里,一群狂怒的牧犬正在追逐三只亡命的狐狸,牧犬的后面,是一伙骑马的猎人。雪太深了,狐狸跃动得非常困难,它们每次跃起,身后都扬起一阵雪雾,然后落下去,身体又陷进雪里,有时只露出尖尖的红脑袋……它们身后的牧犬虽然也一样在深雪里,但那些狗高大凶猛得多,在雪里冲撞过来,杀气腾腾势如疾风。

   ⑤三只狐狸拼命地夺路而逃,还不时地回头顾看。它们在这片茫茫的雪原上显得太弱小、太危险了,雪原那么白那么空旷,狐狸却醒目得如同一簇簇跳跃的火焰,火红耀眼,无遮无碍。十几条猛犬看来是可以追上的,所以骑马围猎的人并不开枪射击。

   ⑥一只最红的狐狸掉头向我这边跑来,我心下一喜,纵马朝它奔去。要是我抡它一马鞭,肯定得打晕过去。正这样想着,我的马忽然站住不动了,它耸起两耳,看着前方。我正感到莫名其妙,那只狐狸从坡下突然跳上来,恰恰落在我的马前。可以看出,那狐狸刹那间惊呆了,它可能万万没有想到这里埋伏着一支人马。惊恐之下,它也许料定自己必死无疑,竟伏在马前惊惶地望着我。

   ⑦我第一次在野外与一只狐狸这么近距离地对视。……

   ⑧它这样绝望,这个生灵,这团火焰。让我活下去吧--”我感到它在这样对我肯告。

   ⑨我提着马鞭的右臂垂落了,不由自主地拨转了马头,让开一条路。

   ⑩它很有礼貌地看我让开,然后才低下头,迅速从我的旁边奔跑过去。

   ⑾我伫马立在高地上,目送这只红狐狸继续逃奔。在一片闪烁着阳光的雪野上,它跃动着,窜跳着,一起一伏,特别清晰。它那条蓬松漂亮的大尾巴飘动招摇,宛如一股被风曳动的火红烈焰,燃烧、跃动在洁白的雪上。

   快跑吧!快点,再快点!我望着这只狐狸,突然满心都是生出怜爱和担忧,仿佛它已经不是一只野兽,而是一团美丽的火焰,是雪原的精灵,太阳城的儿女。

   ⒀这时,暴怒狂吠的牧犬追过去了,它们拥挤着,表情极其愤怒,情绪处在高度亢奋之中,它们争先恐后,有时不惜将同伴撞倒,好像对狐狸怀有不共戴天的仇恨。

   ⒁它们回撕碎那只可怜的红狐狸的!它们追过去的时候,远处,那团逃跑的火焰还在一窜一窜地跳动着。

   ⒂我呆呆地坐在马鞍上,满心里只装着两个字:快点,快点!……

   ⒃许多年以后,我在拉卡楞寺外的小街上买了一张完整的、火红的狐狸皮。我不很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花几百元钱买这张狐皮,但是我买了。

   ⒄这张狐皮和我在则克台冬天遇到的那团逃跑的红火焰,颜色非常相近。我不知道那只狐狸最后的命运,但我相信它是死了。

   ⒅一团火焰不管跑到哪里,都会有人要把它熄灭。这一点我是深信不疑的。它最后的结局,也是会变成这样一张完整的皮。

   ⒆被悬挂起来,成为装饰。

    1、选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原野东猎的故事,随着情节的发展,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在发生着变化。请你阅读③-⒂段,参考下面的提示填空。

   ⑴情节的发展: →狐落马前→ →放狐奔逃

   ⑵感情的变化:非常惊奇→ →心生同情→

    2、选文第①段以简练的笔墨描绘了则克台草原冬季的景象,对其作用分析不恰当的是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的括号内。

       A、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下文的原野冬猎提供了背景。

       B、渲染了气氛的单调、沉静,与下文猎狐的紧张激烈形成鲜明的对比。

       C、表现了雪野的苍茫空廓、无边无际,暗示了狐狸无处可逃的命运。

       D、表达了作者对则克台草原的冬天、对茫茫无际的雪原的赞美之情。

    3、选文第⑦段写道:我第一次在野外与一只狐狸这么近距离地对视。请根据上下文,发挥你的想象,补出一段话描述当时的情景。

    4、文中对茫茫雪原上红狐奔逃的情景,描写得非常精彩。请从第④⑤⑾三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进行赏析。

    5、选文讲述的故事是作者周涛1970年的一次亲身经历,他还曾就此事写过一首短诗,题目为《冬天里遇到的童话》。在这首诗中,他写道--

   有一个冬天

   我遇到了个童话

   它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但我觉得它很美丽

   ……

   阳光在雪面镀上炫目的幻想

   这时,雪原上跑过来一只狐狸

   ……

   让这火红的生命在雪原跳动吧

   没有它,旷野该多么孤寂

   ……

   从这些摘引的诗句和上文⒅⒆两段文字的含义看,你认为《冬天里遇到的童话》和《逃跑的火焰》分别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⑴《冬天里遇到的童话》:

   ⑵《逃跑的火焰》:

答案

1.⑴群犬逐狐 人狐对视  ⑵心中暗喜  怜爱担忧

2.D

3.示例:我看见狐狸嘴边喘出的白气,胡子上凝着的冰霜,它那双褐色的圆圆的眼睛盯着我看,眼神里充满了哀告、祈求。

4.示例:⑴第④段:描写了猎犬追狐,红狐夺命奔逃的紧张情景。其中对狐狸每次跃起过程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狐狸在深雪里奔逃的艰难;同时,用猎狗的高大凶猛、势如疾风反衬出狐狸的弱小,让人不免为其命运担忧。⑵第⑤段:以苍茫空廓的雪原为背景,把奔逃的红狐比作跳跃的火焰,生动贴切地描绘出狐狸在雪野上起伏跳跃、艰难奔逃的情状,火红与雪白相衬,鲜明耀目,让人感受到一种凄美。⑶第11段:作者以闪烁着阳光的雪野为背景,把奔逃着的红狐的尾巴比作随风曳动的火红烈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红狐在茫茫雪原上跃动奔逃的绝美画面。

5.⑴《冬天里遇到的童话》:表现的主题是火红的狐狸在雪原上跃动,美丽炫目,给孤寂的旷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⑵《逃跑的火焰》:表现的主题是美的事物被毁灭,充满活力的生命被扼杀。(也可以从关爱生命、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角度进行理解)

相关题目

塔上有棵树我的居室临河。河的那面有座古塔,塔上有棵树
塔上有棵树我的居室临河。河的那面有座古塔,塔上有棵树。那树挺立在塔顶之上,和我隔着一段空间为邻。那树不很高大,但很古老。树叶纷披,撑
与欧洲相比,中国近代化探索初期的历程呈现以下哪些特点
与欧洲相比,中国近代化探索初期的历程呈现以下哪些特点(    ) ①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向重工业发展 ②受到国内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 ③缺乏必
(1)图瓦卢是由多个珊瑚礁形成的岛国。由于大气中CO2含量
(1)图瓦卢是由多个珊瑚礁形成的岛国。由于大气中CO2含量的剧增,大量珊瑚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被海水侵蚀,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虽然固体氯化钠不能导电,但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虽然固体氯化钠不能导电,但氯化钠是电解质B.纯水的pH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
参数方程(θ为参数)表示的曲线是( ) A.圆心在原点,半径为2
参数方程(θ为参数)表示的曲线是( ) A.圆心在原点,半径为2的圆 B.圆心不在原点但半径是2的圆 C.不是圆 D.以上都有可能
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A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成B、C两种气体,将点燃的硫放在B
A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成B、C两种气体,将点燃的硫放在B中,则燃烧得更旺,且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将C通过加
如图,一次函数y=(m﹣1)x﹣3的图象分别与x轴、y轴的负半轴
如图,一次函数y=(m﹣1)x﹣3的图象分别与x轴、y轴的负半轴相交于A、B,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 m>1         B. m<1              C. m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