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以下问题:(10分)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的是指哪次战争?(1分)“界碑”、“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又分别是什么?(2分)
材料二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台湾问题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清末台湾诗人、保台爱国英雄)
(2)“往事惊心泪欲潸”中的“往事”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件史事?(2分)温家宝总理引用这首诗答记者,表达了中国人民的什么愿望?(1分)
材料三 在某个条约的签字仪式上,一个自称“中国通”的帝国主义分子写了一上联:“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其他帝国主义分子听后连声叫绝,并发出阵阵狂笑。一个中方官员站起来,义正辞严,对了一个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3)请问该条约是哪场战争后签订的哪个条约?(2分)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有何恶劣影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