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自然科学之奥秘。(9分)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①谈到荷,自然

探求自然科学之奥秘。(9分)
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
①谈到荷,自然就要提到藕。荷属睡莲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种植在浅水塘中。其茎生于淤泥中,变态为根状茎,即是藕,也称莲藕。藕横长在泥中,靠基茎节上的须状根吸取养分。由于藕肉质肥厚,脆嫩微甜,含有大量的淀粉,营养丰富,所以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食品。
②当我们折断藕时,可以观察到无数条长长的白色藕丝在断藕之间连系着。为什么会有这种藕断丝连的现象呢?
③这就要观察一下藕的结构了。原来植物要生长,运输水和养料的组织,叫导管和管胞。这些组织在植物体内四通八达,在叶、茎、花、果等器官中宛如血管在动物体内一样畅通无阻。
④植物的导管内壁在一定的部位会特别增厚,成各种纹理,有的呈环状,有的呈梯形,有的呈网形。而藕的导管壁增厚部却连续成螺旋状的,特称螺旋形导管。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离,成为螺旋状的细丝,直径仅为3~5微米。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10厘米左右。
⑤藕丝不仅存在于藕内,在荷梗、莲蓬中都有,不过更纤细罢了。如果你采来一根荷梗,尽可能把它折成一段一段的,提起来就像一长串连接着的小绿“灯笼”,连接这些小绿“灯笼”的,便是这种细丝。这种细丝看上去是一根,如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其实是由3~8根更细的丝组成,宛如一条棉纱是由无数棉纤维组成一样。
⑥细密缠绵的藕丝,很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唐朝孟郊的《去妇》诗中就有“妾心藕中丝,虽断犹连牵”之句。后来,人们就用“藕断丝连”的成语来比喻关系虽断,情丝犹连。
认真阅读上面材料,回答问题。
【小题1】、本文按照由                的顺序进行科学阐释,它属于        顺序。(2分,其中前两空1分)
【小题2】、本文第④⑤段主要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请选择一句说说它的作用。(3分)
【小题3】、荷花是高洁的象征,所以中国人民喜欢以荷花的“         ,          ”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2分)
【小题4】、积累:请写出一联关于荷花(莲)的古诗名句            。(1分)
【小题5】、请你说说下面哪个成语的构成和“藕断丝连”相似:(  )(1分)
A世外桃源  B销声匿迹  C五彩斑斓  D根深蒂固

答案


【小题1】(2分,其中前两空1分)现象 本质  逻辑
【小题1】(3分,其中找出说明方法2分,作用1分)列数字 打比方   如列数字:直径仅为3~5微米。用数据准确说明了细丝的样子;打比方: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形象生动说明了细丝具有弹性的特点。
【小题1】(2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见错字无分)
【小题1】(1分)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
【小题1】(1分)D解析:

相关题目

读“青藏高原民居分布示意图” (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读“青藏高原民居分布示意图” (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碉房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这种建筑反映当地__________的气候特征,也反映了当地的农业生
右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的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中C、H、O的转
右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的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中C、H、O的转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c过程产生[H]时也产生ATP B.甲、
(08年福州质检二)已知的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和为,各项
(08年福州质检二)已知的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和为,各项系数和为,则        .  p{font-size:10.5pt;line-height:150%;margin:0;padding:0;}td{font-size:10.5pt;}
将H2O2慢慢加入到SbF5的HF溶液中得一白色固体A,A是一种盐类
将H2O2慢慢加入到SbF5的HF溶液中得一白色固体A,A是一种盐类,其阴离子呈八面体结构。 ⑴ A的结构简式          ,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         
《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
《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
7.正常情况下,图甲细胞和图乙细胞均能完成的生命活动是
7.正常情况下,图甲细胞和图乙细胞均能完成的生命活动是 ①增殖   ②DNA复制  ③形成[H]  ④出现染色体结构  ⑤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A.
My father ______ you a lift, even if he didn’t plan to take that way. A.mu
My father ______ you a lift, even if he didn’t plan to take that way. A.must have given            B.might have given            C.should have given          
函数周期是,则等于 (       ) A.             B.    
函数周期是,则等于 (       ) A.             B.             C.           D.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