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目。

                                  近代爱国“布衣”——王韬

王韬(1828-1897)字紫诠,号仲搜,江苏吴县人。他出身于读书世家,“少好学,资赋颖敏,迥异凡儿,读书数行俱下,一展卷即能终身不忘。”然而,他却不喜爱八股时文,“虽勉为之,亦豪放不中绳墨”。他十八岁时在昆山以第一名考中秀才,第二年到南京乡试却未能考中。此后,他即转而学习经世致用的学问。

1849年夏,王韬的父亲在上海病逝。为生计所迫,王韬受聘到外国传教士在上海办的墨海书馆工作。深受林则徐、魏源等影响的王韬,阅读了许多西方有关科学、史地等著作,思想上受到启发。对西方先进思想、技艺的了解,使他认识到“西夷”不同于一般的夷狄。针对中国积弱的现实,他继魏源之后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王韬用向当权者上书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意见。1859年,他在给江苏巡抚徐有壬的信中,提出了“和戎、防海、弭盗”三大主张,徐有壬对其建议很重视。可是,徐有壬不久即故去——王韬在失望之余又向上海道吴煦等献策,吴煦等虽采纳了他的某些建议,却未重用他,这使他很失望。在“西事方殷,海疆多故”之际,王韬忘却了个人的饥寒,深为国家命运担忧。在给朋友的信中,他说:“此岂肉食者所能远谋,而草野布衣所私心窃虑者也”。他在同朋友谈论国事时,“往往声震四壁,或慷慨激昂,泣数行下”。

1861年,李秀成领导太平军向上海发动了第二次进攻,满怀失意的王韬在避难回乡后出于一展抱负的想法,于1862年初上书太平军,建议太平军停攻或缓攻上海,力争长江上游以巩固后方。这个策略是很合理的,但可惜太平军未能采纳。后来,此书落入清军手中,王韬因“通贼”而受到通辑,被迫逃到香港。王韬到香港后,没有可能再参加秀才必须进行的岁试,这使他失去了秀才身份,成了地地道道的“布衣”。

王韬在香港曾与英国学者理雅各合译中国的四书五经,理雅各回国后,他又应邀去英国与其继续合作。英、法等国的资本主义文明使他大开眼界,促进了他对西方的认识,对他整个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英国居住的三年中,王韬仍时时关注着苦难的故国,如其诗中所写,虽然“九万沧溟掷此身”,仍“尚戴头颅思报国”。他曾与英国友人一起探讨禁绝鸦片的办法,他的《漫游随录》详细记载了其在英法等国的见闻,也是为使国人“师其所长,夺其所恃”。

1870年,王韬返回香港后,根据外交资料编著了《法国志略》,该书是要通过法国由强转弱一事来说明:忽略历史发展的趋势,不知己知彼就必然失败,但失败可使人清醒,可以成为转败为胜的关键。

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了中国人办的第一家日报——《循环日报》,意在借时论影响当世。他公开宣称要借“日报立言”,以图“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他经常在报上发表评论,鼓吹变法,图谋富强。其《变法》《变法自强》《洋务》等文章有力地阐明了变法的重要性,他说:“设我中国至此时而不一变,安能埒于欧洲诸大国,而与之比权量力也哉!”。这种力倡变法的主张对于后来的变法维新运动影响甚大。

王韬不仅提出了变法的主张,而且进一步提出了变法的内容。他在指出中国官场中“因循、苟且、蒙弊、粉饰、贪罔、虚矫”等弊端后,提出取士、练兵、学校、律例等都应加以变革,为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他还多次呼吁要开矿、修铁路,架设电线,认为这些都是“实关至要”的事情。对于只重视“船坚炮利”的洋务派们,他则给以有力的批评,说他们“虽袭西法之皮毛,而犹如附肉于骨,剪彩为花,其血脉终不能流通,色泽终不能焕发”。这确实是道出了洋务派的一大弱点。

王韬在香港期间还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他认为只有“君民共治”才能“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才能“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而国本有若苞桑磐石焉”。王韬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君主立宪主张的思想家。他的这些说法在当时是非常大胆而有见地的。 (选自李景光《近代爱国“布衣”——王韬》,有删节)

12.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王韬少年时聪明好学,虽然十八岁时在昆山以第一名考中秀才,但因为他不喜欢写八股文,在乡试中没认真答卷故没能够考中。

B.王韬深受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影响,通过阅读西方科学、史地等著作,使他认识到要想改变中国积弱的现实,就要向西方学习。

C.王韬曾先后给江苏巡抚徐有壬、上海道吴煦等上书献策,两人对他的建议都很重视,也采纳了某些建议,却都未重用他,令他很失望。

D.王韬提出对西方列强要“师其所长,夺其所恃”,意在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取其“所恃”是为了“强中”,而“强中”才能“攘外”。

E.王韬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君主立宪主张的思想家,他的这一主张在当时是非常大胆而有见地的,它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变法维新运动。

13.王韬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针对中国的现实,他认为主要应学习什么?请简要分析。

14.王韬力倡变法,请用自己的话对其变法内容做简要概括。

15.王韬既向朝廷官员上书,也向起义军将领上书,怎样看待他的这些行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

12.BD

13.①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他认为要想清除外患,国家必须自强,而要想国家强大,必须从长远考虑,学习西方的长处;②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要通过开办矿山、铁路等实业来增加国家财富;③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要改革国家的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以求“君民共治”“上下相通”。

14. ①要革除官场中因循守旧、不思进取、隐瞒真相、粉饰太平、贪污蒙骗、无能而盲目自傲等弊端;②要变革取士、练兵、学校、律例等现存的做法和制度;③要通过开矿、修铁路、架设电线等增加财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15.观点示例:无论是向朝廷官员上书,还是向起义军将领上书,都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抱负。理由:①王韬是一个心系国家,希望国家强盛的人,所以他向朝廷官员上书,希望自己得到重用,自己的想法得以实现;②但是当他看到自己不能被重用,朝廷这些“肉食者”又不能远谋时,便向起义军将领提出自己的想法;③从后来他办报、办学校、呼吁变法上看,他是一个一心想着国家的人,他的想法和做法都超出了仅仅忠于一个封建王朝的范围。

【解析】

12.

试题分析:A.在乡试中没有考中不是“没认真答卷一,而是尽力写了,从“勉为之”可以看出,但写得“不中绳墨”,即不符合规范;C.概括不当,从原文中看。徐有壬对王韬很重视,但不久就去世了,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吴煦采纳了某些建议,但看不出重视他来。E.从原文中看,“对于后来的变法维新运动影响甚大”的是王韬“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等力倡变法的主张,和阐明变法的重要性的那些文章。说“直接影响”,原文也无依据。

【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综合分析文章的题目,涉及到文章的细节、结构、传主的品格等,试题命制的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牵拉因果、传主的品格和所举的事例不对应。答题时注意和文章仔细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注意1分选项,1分选项多为绝对、不全面、牵强、似是而非等特征。

1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进行概括。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1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进行概括。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1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传主的精神拼品质的题目,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利用文中的事例分析、论证。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此题后者的综合,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和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此题属于前者,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再用文中的材料和事实论证。

相关题目

生活中蕴科学,留心处皆学问。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 ①SO2
生活中蕴科学,留心处皆学问。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 ①SO2、 ②NaOH、 ③C2H5OH、 ④NaCl、 ⑤C、 ⑥H2CO3。 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1)俗称烧碱的
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方式历经“秦朝军功授爵制——西汉察
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方式历经“秦朝军功授爵制——西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其对应的选拔依据正确的是 A.功绩——
I have tried several jackets, but _______ of them fits me well. A. all     
I have tried several jackets, but _______ of them fits me well. A. all            B. both                C. none    D. neither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之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前,就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家、文学家通过各种方式推动和呼唤文学的变革,例如魏源、林则
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用公式计算就能直
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用公式计算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时间间隔              B.位移               C.加速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偌大(ruò)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偌大(ruò)    焖饭(mèn)    强颜欢笑(qiǎng)   精神萎靡(mǐ) B.央浼(miǎn)   绮丽(qǐ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