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草堂的情思王英穿过满是牛粪的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草堂的情思

王英

穿过满是牛粪的陋巷,我来到你的小院。哲人般的窑洞,蹲在笔架山的腹部。“吱呀”一声门响后,是一千二百年的寂静。岁月沉默着与院中的老枣树共守着当年的秘密。门后,有一只蟋蟀在悄吟…… 

空无一物的窑洞盛满了苍茫如水的时光,渡我,渡我到遥远的大唐,去追寻那凤凰的足迹。 

辉煌的昨日,幽丽的往事,公孙大娘的舞姿和曹将军霸的丹青,都被装入诗的信封寄回后世。你,独自留在那漫漫孤旅。当李青莲在酒杯里酿造他的狂草的诗与人生时,你正在帝国的阴影里跋涉,所以你永远也不会有谪仙甩一只靴子给高力士的潇洒。你是一棵贡植于孔子坟前的柏树,一笔一划,都写得那么认真,那么艰难。难民、伤兵、胡马、羌笛,坠在你的每一首诗上,压弯了凝重的枝桠。以至千年后,那些故作深沉的所谓的“诗人”加起来,也扛不起你树上的一枝重柯。

树边的道路上有深深的车辙,就是顺着这条自古以来无数读书人走过的路,你踌躇满志走向长安,然而为时晚矣,长安已是一台大戏的尾声。虽然曲江水边丽人如云,五陵酒肆高朋满座,但“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那匹瘦驴驮着你的理想和抱负,在大雁塔下踯躅徘徊,碰到的都是紧闭的门户,无论是寄食富门还是卖药市上,都早将一个书生的自尊戳得鲜血淋漓。为何,为何你不像你诗中遨游万里的白鸥,鼓翅离去?长安,究竟是什么系住了你的心,使人魂牵梦绕,永难释怀?在生命的最后回归之时,你无限眷恋地回过头,仍是“愁看直北是长安”。多柳的长安啊,宫墙何其高!而我们,中国的文人一代又一代,都将自己的一生,在这墙外打了个死结。“长安”,在他们就是国家社稷,就是山河家园,就是神圣的图腾。这是一个永远的梦!屈大夫做过,诸葛亮做过,你的好友李白做过,虽然只是梦,却火一样映红了你们的人生。

夏天的雨,你的诗句乘云而来,骤然间雨点般纷落,淋湿了我无边的思念。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第一次诵读这两句诗,我的热泪便止不住与“里巷”共流。好迂的诗人啊,你为何这样执迷不悟!一介布衣,衣食无着,你却“穷年忧黎元”;“老妻衣百结”,“幼子饿已卒”,你却“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茅屋为秋风所破,你想的是广厦万间,大庇天下寒士;自己身陷敌城,你悲的却是“四万义军同日死”。一个又一个子夜,你在如豆的青灯下披衣而坐,咀嚼着时代的苦难,任那种叫做“愁”的植物,在心中疯狂生长,瘦削的肩头,便有推不掉的重量。“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三十五岁的你就如此透彻,为什么就是迷途不返呢?

笔架山已寂寞千载,你之后,谁又能有如椽大笔搁置其上呢?然而又是什么使你文而不贵,运交华盖以致连饭都不足呢?既然“文章憎命达”,何不去掉劳什子文章?可你又怎么能!在你,“文章千古事”,它是你的灵魂、你的生命,是你与缪斯终生的契约。从“朱门”到“路边”,这中间千山万水,你跨过了,便从“诗人”走向“诗圣”。 

然而,我们对于夫子的热情和追求总过于“诗”,于是你仍处陋巷,但一切都会死去,只有你的“诗”活着,并将永远活下去。 

14.什么说杜甫永远不会有李白的潇洒”? 仔细阅读第三段,联系全文,并结合你对李白和杜甫的了解回答。(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

 1)辉煌的昨日,幽丽的往事,公孙大娘的舞姿和曹将军霸的丹青,都被装入诗的信封寄回后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然只是梦,却火一样映红了你们的人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五段只有一句话,它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七段说:“从‘朱门’到‘路边’,这中间千山万水,你跨过了,便从‘诗人’走向‘诗圣’。” 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甫成为“诗圣”的原因。(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①杜甫秉性坚定执着,李白秉性自信洒脱。②杜甫是一个虔诚认真的儒士,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他;李白不仅受儒家还受道、释、侠等多家思想影响。③杜甫进京较晚,长安“大戏”接近“尾声”,唐帝国盛极而衰。④面对帝国的由盛转衰,杜甫执著于现实,清醒面对,李白则选择了超脱现实。(答对12分,答对任意36分)

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同时兼涉对学生语文素养积淀的考查。只要注意文中“帝国阴影”“所以”“孔子”“认真”“艰难”等关键词,再结合平时所学,不难得出答案。李白、杜甫两个伟大诗人的生平、思想在初高中的学习过程中,都有所涉及。

15.(1唐代的社会生活反映在杜甫的诗歌里,(1分)他的诗歌留传后世,(1分)后世的人们可以借此了解唐代。(1分)

2)屈原、诸葛亮、李白都像杜甫一样怀着治国安邦的理想,(1分)虽然最终都没有实现(1)但他们的人生却因此壮丽辉煌,充实而富有价值。(1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句子含义的理解。要求考生透过表层文字,挖掘隐含信息。考生要联系上下文、主旨把握关键词的语境义。关键词理解了,整个句子的含义就迎刃而解了。有修辞手法的,要特别关注修辞手法。

16.承上启下。承上文对杜甫身世、思想的评述,转入通过杜甫的诗句对杜甫进行解读。(4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过渡手段的理解。首先要弄懂这一段本身表达了什么内容,然后思考它与上下文的关系以及在全文的位置。本处起过渡作用,重在启下。

17.①杜甫一生漂泊,颠沛流离,亲自品尝了一个时代的苦难;②杜甫自己身处苦难,仍然忧国忧民,关心江山社稷、天下苍生;③诗人杜甫见证和记录了社会的黑暗,人民的苦难;④强烈的儒家救世济民的使命感,使得杜甫和杜甫的诗歌都超越了一己悲欢。(答对12分,答对任意36分)

本题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评价的能力。要在认真审读题干关键词语“朱门”“路边”“跨过”“‘诗人’走向‘诗圣’”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章。答题区间在3467段。披文入情,理清文脉,会发现杜甫成为诗圣的关键在于“无论自己如何艰难,都有一种强烈的救世济民的意识”。

相关题目

下图两人分别是这一时期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最杰出代
下图两人分别是这一时期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最杰出代表人物。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
某学习小组找到三个材料①二月逆流 ②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
某学习小组找到三个材料①二月逆流 ②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被粉碎  ③“四人帮集团”被粉碎。根据这三个材料判断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
阅读理解,阅读下列短文,从每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
阅读理解,阅读下列短文,从每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Many people say that they are working too many hours. They don't have enough time
对以下两张图片的评价最恰当的是:    A. 伸张正义     B.
对以下两张图片的评价最恰当的是:    A. 伸张正义     B. 世界和平       C. 助纣为虐          D. 铸剑为犁
读“太平洋年降水量(mrra)分布图”,推断影响图中太平洋年
读“太平洋年降水量(mrra)分布图”,推断影响图中太平洋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和洋流    B.太阳辐射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
某强碱性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K+、、Al3+、、、、、Cl-中的某
某强碱性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K+、、Al3+、、、、、Cl-中的某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的溶液用硝酸酸化后,加Ba(NO3)2溶液无沉淀生成。②另取少
French surgeons have performed what they said on Wednesday was the world's first
French surgeons have performed what they said on Wednesday was the world's first partial face transplant--- giving a new nose, chin and lips to a woman attacked by a dog. Specialists from two French h
设抛物线y2=8x的焦点为F,准线为l,P为抛物线上一点,PA⊥l,A为
设抛物线y2=8x的焦点为F,准线为l,P为抛物线上一点,PA⊥l,A为垂足.如果直线AF的斜率为,那么|PF|=   ▲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