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24.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字的妙处。(4分)

25.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答案

【答案】

24,嫌弃,把残灯拟人化。(1分)作者衷心感谢这盏残灯不嫌弃自己,描写了客中、长夜、孤舟中只有残灯相伴的情景。(1分)表达了诗人在残灯陪伴下感受到的宽慰与温暖、无奈与自嘲。(2分)

25.病中的感伤;客中的孤寂;思归的痛苦;老之将至的无奈。(如答同情与忧虑百姓疾苦,也算1分)(11分,44分)

【解析】

2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中的炼字, 这类题目答题时既要指出该字含义、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因此解答时需要把关键词放入具体语言环境中,关注字的意义(嫌弃),及相关语句所运用的写作手法(拟人),同时要写出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表面上看是感谢孤灯不嫌弃自己,实际上表达了无奈与自嘲)。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此类题目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诗文本身,还要关注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做到知人论世。除夕之日本是家人团聚之时,此时诗人却远行在外,乡音无伴苦思归思乡之情溢于言表;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写出宦游在外的孤独寂寞;病眼不眠非守岁,病中更添感伤;新沐头轻感发稀刚洗了头发,却忽然发现头发稀少了,以至自己都感觉头上轻了许多,时光飞逝,暮年将至的无奈与哀伤流露无疑。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随着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现象日益普
随着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现象日益普遍。下面是公民参与两种主要政治活动的程序图示(   ) 对公民参与上述两类政治活动所
已知二次函数,当自变量取时对应的值大于0,当自变量分别
已知二次函数,当自变量取时对应的值大于0,当自变量分别取、时对应的函数值为、,则、必须满足   ┅┅┅┅〖       〗 A.>0、>0   B.<0
电阻非线性变化的滑动变阻器R2接入图甲的电路中,移动滑动
电阻非线性变化的滑动变阻器R2接入图甲的电路中,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改变接入电路中的长度x(x为图中a与触头之间的距离),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U
自行车是一种环保型的交通工具,很适合人们上下班骑行及
自行车是一种环保型的交通工具,很适合人们上下班骑行及休闲运动骑行。自行车由若干部件构成,其中由有机合成材料构成的部件是 A.三角架    
Julia isn’t going to the cinema with us because she _________ the film. A. se
Julia isn’t going to the cinema with us because she _________ the film. A. sees                B. saw                C. will see                 D. has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歌哭悲欢里的清明节 起初,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歌哭悲欢里的清明节 起初,清明只是一种提示春耕的节气的名称。它是怎样变成祭奠先人的节日的呢?这不能不从清明前
设k=1,2,3,4,5,则(x+2)5的展开式中xk的系数不可能是(    )A.10  
设k=1,2,3,4,5,则(x+2)5的展开式中xk的系数不可能是(    )A.10                 B.40                   C.50                    D.80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CO。将28 g CO气体与8 g O2混合于盛有足量Na2O2的密闭容器中,用间断的电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