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碧寻宴上有怀知己 曹邺 荻花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碧寻宴上有怀知己

曹邺

荻花芦叶满溪流,一簇笙歌在水楼。金管曲长人尽醉,玉簪恩重独生愁。

女萝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

【注】①女萝:一种蔓生植物。②五湖舟: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功成之后游于五湖。

1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0.颔联和颈联各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结合诗句谈谈。

答案

19.孤苦无依的惆怅,对远离尘嚣的向往。

20.颔联:用了反衬(或对比)的手法(1分),诗人用众人的享乐和君王的恩宠反衬自己的忧愁(2分);颈联:用了融情入景(或拟人、象征、托物言志)的手法(1分),用女萝的力弱来反映自己的身不由己,用梧桐的心孤来折射内心的伤感。(2分)

【解析】

19.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应当结合诗歌的后两联考虑,作者说“桐树心孤”,实指自己内心孤独;“当欢却惆怅”写自己的惆怅之情;“全家欲上五湖舟”结合诗后注释可知“五湖舟”是运用典故,表达的是想像范蠡一样泛舟五湖、远离喧嚣的情感。另外也可以联系诗歌的标题“怀知己”考虑,分析诗人情感一定要全面,尽量不能遗漏要点。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

试题分析:分析诗歌所用的艺术手法,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描写手法:包括虚实相生(作用是拓展了词的意境,丰富了画面内容)、动静结合、白描、工笔、点面结合、衬托、渲染、触觉和视觉等多种感觉描写等。②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借古讽今、用典抒情。衬托(衬托有两种,一是正衬、二是反衬,反衬有以声衬静和以动衬静)、渲染、象征、托物言志、抑扬、以小见大。③结构方式,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伏笔照应、铺垫。④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比拟、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反复、双关、用典、互文等。明确了以上内容,结合具体诗句对号入座即可。“金管曲长人尽醉,玉簪恩重独生愁”一联中,“人尽醉”与“独生愁”形成鲜明对比(反衬也可),“女萝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一联中,作者写“女萝力弱”、“桐树心孤”,表现了自己的愁情,其手法为象征或托物言志,答拟人融情入景也可。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如图我国自行研制的动车组. 动车组采用了“再生制动”技
如图我国自行研制的动车组. 动车组采用了“再生制动”技术.在减速时不采用机械刹车.而是关闭电源,由于动车组具有         仍将继续行驶
函数的函数值恒小于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函数的函数值恒小于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以“         对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以“         对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40分) 要求:(1)先要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3)       写你生活中的所见,
请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现象或问题政
请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现象或问题政府应采取的措施经济学依据 就业形势严峻,特别是大学生、农民工的就业问题(1) (2)
【福建三明】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福建三明】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有8 g Na2O2、Na2O、Na2CO3、NaOH的混合物与200 g质量分数为3.65%的
有8 g Na2O2、Na2O、Na2CO3、NaOH的混合物与200 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恰好反应,蒸干溶液,最终得固体质量为(    ) A.8 g         B.15.5 g        
下列关于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下列关于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基体是碳纤维B.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是合成树脂C.碳纤维复合材料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从前有两个仙人,常到山上的一颗大树旁下围棋。一只猴子长年累月躲在树上观看,学到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