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唐多令 惜别
吴文英①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漫②长是,系行舟。
注:①吴文英,号梦窗,宋人,一生未第,游幕终身,晚年困顿以死。
②漫:空,徒劳。
18.“燕辞归,客尚淹留”主要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19.试简析词中诗人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唐多令 惜别
吴文英①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漫②长是,系行舟。
注:①吴文英,号梦窗,宋人,一生未第,游幕终身,晚年困顿以死。
②漫:空,徒劳。
18.“燕辞归,客尚淹留”主要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19.试简析词中诗人形象
18.对比。以秋深燕归与自身仍在外飘泊作对比,表达了客居他乡不得归的无奈伤感之情。
19.诗人是一位年光过尽、青春暗逝、客居他乡、无法回归,因此思乡怀亲、孤独痛苦的羁旅游子形象。作者借“离人心上秋”、“雨打芭蕉”、“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等景物和细节描写,鲜明地表现出怀乡思亲之愁。
【解析】
试题分析:
18.对手法的判断,一定要注意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如本题中的“燕辞归”与“客尚淹留”之间是对比关系,这样可判断此句是对比。对比的作用,就是要突出其中的一方面,这里是以燕子辞归,来突出自己不得归的伤感之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9.先依据诗句中的“离人”的细节描写和诗中的景物描写来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就是要注意答案的组织,首先要对人物形象作以一个定性的概括,即是一个游子形象,然后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