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阅读《桃花源记》第三段,完成18—23题。(共14分) 见 渔

(三)阅读《桃花源记》第三段,完成18—23题。(共14分)

   便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村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妻子                               绝境                            

无论                               交通                             

2.、请你根据文言文断句常识,在上文画线部分该停顿的地方,用“/”断句(注意:本题不要求加上标点符号)。(2分)

3.、给“便要还家”中的“要”注音并释义:(2分)

要(      ),义:                   

4.、翻译“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2分)

5.、桃花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6.、本文作者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他为什么在这里却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2分)

 

答案

1.妻子和儿女   人世隔绝的地方  

不要说,更不必说  交错相通(每词1分)

2.人/ 惊 /来/ 之/ 便 家/ 。(答对4处即可给满分)

3.yāo 同“邀”,邀请。(各1分,计2分)

4.这个人(为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见到的事,(他们听罢)都感到惋惜。(2分)

5.①躲避战乱; ②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没有剥削,人们生活自由快乐,所以不再出去。(2分)

6.①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②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分,每一点各1分。)

解析:略

 

相关题目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一个民族
不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药物是( ) A.干扰素B.白
不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药物是( ) A.干扰素B.白细胞介素C.青霉素D.乙肝疫苗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m>1且am﹣1+am+1﹣am2﹣1=0,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m>1且am﹣1+am+1﹣am2﹣1=0,S2m﹣1=39,则m等于 (   )    A.10                B.19             C.20  
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反射的是 (   )A.
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反射的是 (   )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D.立竿见影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现在的学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条件和父辈们比起来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B、你是否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用作燃料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
– Let’s make fruit salad. But what do we need?– Well, let me tell you the
– Let’s make fruit salad. But what do we need?– Well, let me tell you the name of the           .A. ingredient           B. invitation              C. instructio
Mushrooms do not grow well if e________(曝光) to light
Mushrooms do not grow well if e________(曝光) to light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