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

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烧杯②中的上层清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填”“无法判断);

2)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  (写名称或化学式);

3)将t1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  g

4)关于图1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C.将烧杯①内溶液倒入烧杯②中,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答案

【考点】7I: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7N: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7R:溶质的质量分数;7S: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烧杯②中有固体剩余,所以上层的清液达到饱和状态;

2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剩余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

3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5g,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0%,所以将t1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50g=50g

4A、等质量的固体溶解在100g水中,烧杯①中没有固体剩余,烧杯②中有固体剩余,所以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A正确;

B、烧杯①中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不一定有固体析出,故B错误;

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不一定还有剩余固体,故C错误

Dt2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升温到t2时,两种物质都完全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溶质和溶液质量都相等,质量分数相等,故D正确.

故选:AD

故答案为:(1)是;

2)氯化钾(或KCl);

350

4AD

相关题目

 Mary is good     drawing. A. for          B. at       
 Mary is good     drawing. A. for          B. at        C. to       D. with    
某电路中电场场强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6-1-5所示,能发射电
某电路中电场场强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6-1-5所示,能发射电磁波的电场是(    ) 图6-1-5
面积最小的大洲和大洋是。(    ) A.欧洲和大西洋     
面积最小的大洲和大洋是。(    ) A.欧洲和大西洋                    B.大洋洲和北冰洋   C.亚洲和印度洋                    D.
一种跳格游戏,某人从格外只能进入第一格,在格中每次可
一种跳格游戏,某人从格外只能进入第一格,在格中每次可向前跳1格或2格,那么从格外跳到第8格的跳法种数为A.21                   B.26    
家蝇下面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遗传
家蝇下面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的原因,都有可能引起生物的变异 B.生物体的变异都是可以遗传的 C.对
生物体内物质或结构在作用时可能会发生形态变化,下列有
生物体内物质或结构在作用时可能会发生形态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与底物结合的酶的形状发生改变,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图17-1是四种亮度可调的台灯电路示意图,它们所用的白炽灯泡
图17-1是四种亮度可调的台灯电路示意图,它们所用的白炽灯泡相同,且都是“220 V  40 W”,当灯泡消耗的功率都调至20 W时,消耗功率最小的电路是(    )
阅读下面材料: 在小组活动中,小明探究了下面问题:菱形
阅读下面材料: 在小组活动中,小明探究了下面问题:菱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5,折叠菱形纸片,将B、D两点重合在对角线BD上的同一点处,折痕分别为EF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