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机物中,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2种烯烃,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

下列有机物中,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2种烯烃,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A.

2﹣溴丁烷

B.

3﹣甲基﹣3﹣氯已烷

 

C.

2,2﹣二甲基﹣1﹣氯丁烷

D.

1,3﹣二氯苯

答案

考点

消去反应与水解反应.

专题

有机反应.

分析:

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结构特点是:只有﹣X相连碳的相邻碳上有氢原子的才能发生消去反应,形成不饱和键;

所有卤代烃均能发生水解反应,反应实质为﹣X被﹣OH取代.

卤代芳香烃一般难以发生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解答:

解:A、2﹣溴丁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2种烯烃:1﹣丁烯,2﹣丁烯,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2﹣丁醇,故A正确;

B、3﹣甲基﹣3﹣氯已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3种烯烃:3﹣甲基﹣2﹣已烯,3﹣甲基﹣3﹣已烯,2﹣乙基﹣3﹣戊烯,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3﹣甲基﹣3﹣已醇,故B错误;

C、2,2﹣二甲基﹣1﹣氯丁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一种烯烃:3,3﹣二甲基﹣1﹣丁烯,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2,2﹣二甲基﹣1﹣丁醇,故C错误;

D、1,3﹣二氯苯一般难以发生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消去反应,难度不大,注意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结构特点是:只有﹣X相连碳的相邻碳上有氢原子的才能发生消去反应,卤代芳香烃一般难以发生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相关题目

右图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涤
右图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涤纶属于天然纤维  B.涤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棉花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D.通过灼烧
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居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
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居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该宗教是(    )  A.基督教      
2007年1月8日,安徽六安一个古墓的墓主被确定,墓主为西汉
2007年1月8日,安徽六安一个古墓的墓主被确定,墓主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六安王”刘庆。据文献记载,西汉时六安为六安国封地,汉武帝时封胶东康
6.有关如图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2条肽链 B
6.有关如图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2条肽链 B.共有126个肽键 C.R基中共含17个氨基 D.形成该蛋白质时共失去水分子125个
下列物质中,有的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的不是。若
下列物质中,有的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的不是。若将其中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缩合成多肽,则其中的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是(  ) A.1
一战爆发前夕,一位往来于世界各地的意大利商人目击了这
一战爆发前夕,一位往来于世界各地的意大利商人目击了这次大战导火线发生的全过程,他当时正处于                  A.亚平宁半岛     
下列关于全能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酵母出
下列关于全能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酵母出芽生殖是全能性                     B.花药离体培养结果没体现全能性 C.植物
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
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