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为紫黑色固体,B为无色液体,C、D都是黑色粉末.将A、B分别加热时

A为紫黑色固体,B为无色液体,C、D都是黑色粉末.将A、B分别加热时,都有气体F产生,用B和C混合不加热比只有B加热生成F的速率要快,且反应前后C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当A加热时,还会有C产生,D在F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色光,生成无色气体E,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根据以上事实写出各物质的名称.

A、   B、    C、   D、   E、    F、  

(2)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加热A物质  

B和C混合  

D在F中燃烧  

答案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物质的推断题.

分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根据“A为紫黑色固体”,加热有F气体生成,则A可能是高锰酸钾,F是氧气;根据“B为无色液体”,根据“C是黑色粉末”,B和C混合常温下反应也产生F气体,且“化学反应前后C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则B可能是过氧化氢,B是二氧化锰;根据“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E是二氧化碳,D在F中燃烧生成E,则D是碳.代入符合题意.

解答:

解:根据题干中的信息:根据“A为紫黑色固体”,加热有F气体生成,则A可能是高锰酸钾,F是氧气;根据“B为无色液体”,根据“C是黑色粉末”,B和C混合常温下反应也产生F气体,且“化学反应前后C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则B可能是过氧化氢,B是二氧化锰;根据“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E是二氧化碳,D在F中燃烧生成E,则D是碳.代入符合题意.

(1)由分析可知,A是高锰酸钾,B是过氧化氢,C是二氧化锰,D是碳,E是二氧化碳,F是氧气,故填: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二氧化锰,碳,二氧化碳,氧气;

(2)高锰酸钾受热能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快速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碳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故填:2KMnO4K2MnO4+MnO2+O2↑;2H2O2 2H2O+O2↑;C+O2CO2

故答案为:

(1)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二氧化锰、碳、二氧化碳、氧气

(2)2KMnO4K2MnO4+MnO2+O2↑; 2H2O2 2H2O+O2↑; C+O2CO2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推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叙述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以便灵活应用.

相关题目

已知sin(α-)=,则cos(+α)的值为( ) A. B.-      C.   
已知sin(α-)=,则cos(+α)的值为( ) A. B.-      C.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化分子间发生的碰撞就是有效碰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化分子间发生的碰撞就是有效碰撞 B.增大反应物浓度会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
如图4,PA、PB分别切⊙O于点A、B,点E是⊙O上一点,且∠AEB=600
如图4,PA、PB分别切⊙O于点A、B,点E是⊙O上一点,且∠AEB=600,则∠P=   A.45o                B.50o                C.60o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用含有同位素13C的脱氧核苷酸合成一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用含有同位素13C的脱氧核苷酸合成一个DNA分子,然后再加入普通的含12C的脱氧核苷酸,经n次复制后,所得DNA分子中含12C的脱氧核
下图为20世纪下半叶某种产业的转移示意图,这种产业是( 
下图为20世纪下半叶某种产业的转移示意图,这种产业是(    )    A.技术密集型产业              B.资本密集型产业C.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如图所示,在一个匀强电场中有一个三角形ABC,其中,AC的
 如图所示,在一个匀强电场中有一个三角形ABC,其中,AC的中点为M,BC的中点为N。将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WAB=8.0×10-9J。则
已知函数在处有极值. (1)求的值; (2)判断函数 的单调性并求
已知函数在处有极值. (1)求的值; (2)判断函数 的单调性并求出单调区间.
 (14分)西方政治制度和法制思想是欧美文明史的重要内容。
 (14分)西方政治制度和法制思想是欧美文明史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法中的“天赋观念”和希腊哲学的人文精神相吻合。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