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O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其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若有6 mol的HCl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_________;
(3)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的现象是:
B: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
B: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
(4)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提示SO2有较强的还原性。
【答案】(14分)(1)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没有取下来; (2)3×6.02×1023;或3NA
(3)①品红褪色; 品红褪色。 ②褪色的品红又恢复成红色; 无明显现象。
(4)Cl2+SO2+2H2O=2HCl+H2SO4 。
【解析】
试题分析:(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O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原因可能是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没有取下来,没有与大气相通;(2)实验室制备Cl2,其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根据方程式可知;每有4molHCl发生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mol,若有6 mol的HCl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是(6÷4)×2mol=3mol,转移的电子数目是N(e-) = 3mol × 6.02 × 1023/mol = 3 × 6.02 × 1023;或3NA;(3)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 ②由于SO2的漂白是结合漂白,产生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加热会分解产生SO2和原来的物质,因此溶液又变为红色;而氯气与水反应产生的HClO具有强的氧化性,可以将品红的物质分子氧化,产生的无色物质由于分子结构已经发生变化,所以再加热也不能恢复原来的红色,所以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B中褪色的品红又恢复成红色;D中无明显现象;(4)SO2和Cl2按1:1混合,会发生反应:Cl2+SO2+2H2O= 2HCl+H2SO4,产生的盐酸和硫酸都没有漂白性,因此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不会褪色。
考点:考查SO2和氯气的制取、性质及应用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