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太和)九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露田)。……诸土广民稀之处,随力所及,官借民种莳,诸地狭之处,……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俘郡,唯不听避劳就逸。其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午五项,太守十项,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垂六项。更代(离职)相付。卖者坐(处罚)如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三】(宋神宗)与王安石论助役事,安石辩数甚力。上曰:无轻民事,惟艰。安石曰:陛下固知有是说,然又须审民事不可缓。上曰:修水土诚不可缓。安石曰:去徭役害农,亦民事也。岂特修水土乃为民事?如修水土非陛下能胜异论,则谁肯为陛下尽力?且议助役事已一年,须令转运使、提点刑狱、州县体问百姓,然后立法,法成又当晓谕百姓,无一人有异论,然后着为令,则其于民事,可谓不轻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提炼出最能反映商鞅变法促进社会转型的语句。给合所学知识,简述商鞅其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

2)据材料二概括授田的主要标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授田在当时的作用。

3)据材料三简述王安石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相应的改革措施。

4)上述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据材料,你认为三次改革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答案

1坏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等。

2)人口和耕牛、人地比例、官员级别等。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3)百姓徭役负担过重是重要的民事。募役法。

4)发展经济。商鞅变法侧重于废除旧的土地制度,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分配无主荒地,王安石变法侧重于缓解百姓过重负担。

相关题目

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
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再
20.该机场所在城市最可能为 A.纽约             B.
20.该机场所在城市最可能为 A.纽约             B.圣保罗         C.孟买             D.北京 21.图中E、F两地分别适宜布局    
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三
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俯视图是一个圆,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是 ( ) A.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每题2分) 年富,字大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每题2分) 年富,字大有,怀远人。本姓严,讹为年。以会试副榜授德平训导。年甫逾冠,严重如老儒。英宗嗣位,
2009年8月8日是首个“全民健身日”。许多人都在自己所在的
2009年8月8日是首个“全民健身日”。许多人都在自己所在的地方,快乐、健康地从事着体育健身活动。活动中人体内肌细胞代谢需要的直接能源物质是(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
已知NaHSO3溶液呈酸性、NaHCO3溶液呈碱性。现有浓度均为0.1 mol
已知NaHSO3溶液呈酸性、NaHCO3溶液呈碱性。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HSO3溶液和NaHCO3溶液,溶液中各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存在下列关系(R表示S或C)。其中
在十七世纪,数学统治了哲学,因而产生笛卡尔、斯宾诺莎
在十七世纪,数学统治了哲学,因而产生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心理学统治了哲学以后,产生了贝克莱、休谟和康德;到了十九世纪,在叔本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