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钓     台 七八岁时,过钓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子陵事,心私仪之。以幼,不许习险。前年到睦州,又值足有疾,且雨甚,不得上。今从台荡归,以六月五日上钓台也。肃入先生祠,古柏阴风,夹江滴翠,气象整峻,有俯视云台之意。由客星亭右,二十余折,上西台,亭曰留鼎一丝, 复从龙脊上骑过东台,亭曰 垂竿百尺。附东台一平屿,陡削畏眺。一石笋横起幽涧,蹇仰傲,颇似先生手足。磴道中俱老松古木,风冷骨脾。此两台者,或当日振衣之所。空钩意钓,何必鲂鲤,吾不以沧桑泥高下也。

亭中祠中,俱时官匾尽。夫子陵之高,岂在一加帝腹乎?人止一生,士各有志,说者谓帝不足与理。此未曾梦见文叔,何知子陵?子陵诚高矣,而必求所以高在不仕,则蟠溪之竿,将投灶下耶?尧让天下许由,许由不受,子陵官,许由薄皇帝,人不咏许由而但咏子陵者,则皇帝少而官多也。身每在官中,而言每在官外也。夫兰桂味,以清口出之,则芳;以嗳气出之,则秽。咄咄子陵,生得七里明月之眠,死被万人同堂之哄,子陵苦矣。然则尽去其文乎?曰:山高水长,存范仲淹一额可也。”( 取材于王思任《王季重杂著》)

注:子陵:东汉严子陵。少时曾与刘秀游学,刘秀即位后,他更名隐居。相传刘秀曾三次遣使相邀,才使得严子陵入京。 二人畅叙友情并同榻而卧,沉睡间,严子陵以一足压在刘秀腹上,刘秀毫不介意。文叔:南宋新昌人,身处危世,仍思出仕报国。蟠溪:相传是姜太公钓鱼的地方。

19.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许险 习:靠近    B二十余折 径:经过

C.蹇仰傲 恣:放纵    D.子陵官 薄:接近

2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1 A.俱时官匾尽          既自以心形役

B必鲂鲤                 大王来

C.尧让天下许由,         师不必贤弟子

D.夫兰桂               行李往来

21.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先按照空间顺序描写登台的经过:由严子陵祠经客星亭上西台,转而到东台;后写由登台而引发的感慨。

B.作者写钓台柏树荫翳蔽日,冷风习习,古树沿江而立,青翠欲滴,意在突出严子陵祠周围环境的幽静、气氛的肃穆。

C.世人认为应把所有的匾额都废弃,只留范仲淹写的高山水长即可,因为这四个字最能凸显严氏的清高品行。

D.本文借景抒情,以景写人,不仅为了赞颂严子陵的清高,更为了以严子陵为鉴,照出世间官宦们的种种丑态。

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听大人言子陵事,心私仪之。以幼,不许习险。(4)

译:                                                                     

2)此两台者,或当日振衣之所,空钩意钓,何必鲂鲤,吾不以沧桑泥高下也。(4)

译:                                                                      

3)夫子陵之高,岂在一加帝腹乎?人止一生,士各有志,说者谓帝不足与理。(4)

译:                                                                     

答案

【答案】

19D

20A

21C

22

(1)听大人们说起(严)子陵的事,心中暗自向往它。因为年幼,(大人)不让(我)到危险的地方去。

(2)这两台,或许是当日(先生)抖衣的地方,(虽然)是空钩(但)意在垂钓,为什么一定钓着鱼呢,我不会因为人随社会的变化做官或不做官而固执(地判别)谁高谁低。

(3)那子陵的清高,哪里在于一只脚放在黄帝的肚子上呢?人只有一生,有知识的人各有志向,评论的人认为即使是皇帝也不能说动他。(岂:哪里,止,只,仅仅;谓,认为。)

【解析】

19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D 解释错误,根据原文中上下句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子陵薄官,许由薄皇帝大意是许由轻视做皇帝,而子陵轻视做官。所以,薄,应为轻视。所以,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0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意义和用法必须都相同,分析思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根据所在句子的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判断。A均为介词,被  B项,第一个何,代词,为什么;第二个何是什么 的意思; C项,第一个于,介词,给;第二个于,比  D项,第一个之,助词,的;第二个之,位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故选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1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对全文的内容和写作技巧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结合选项进行分析。C世人认为说法与原文不符,应是作者认为。所以,选择C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词有:仪:向往; 以:因为;习:靠近;振:抖动;所:地方;泥:拘泥,固执。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我)七八岁的时候,(曾经)路过钓台,听大人们说起()子陵的事,心中暗自向往它.因为年幼,(大人)不让()到危险的地方去,(所以没有登临钓台).前年到睦州,又正赶上脚有病,而且雨下得大,没能够上去.现在从台荡回来,在六月五日上了钓台.()表情严肃地进入严子陵先生的祠堂,古老的柏树荫翳蔽日,冷风习习,古树沿江而立,青翠欲滴,气势严整峻峭,(好像)有俯视云台的意思.由客星亭向右,要经过二十多

回折返,上了西台,(有个)亭子叫留鼎一丝()又从龙脊上翻越到了东台,(有个)亭子叫垂竿百尺.靠近东台一个平坦的岛,陡峭得(让人)不敢向远处看.一块石笋突兀地立在幽深的山洞里,仰起头态意妄为,高傲自在,很像先生(放在光武帝肚子上)的脚.登山的石路上全是老松古木,风冷得浸入骨髓心脾.这两台,或许是当日《先生)抖衣的地方.(虽然)是空钩(但)意在垂钓,为什么一定钓着鱼呢,我不会因为人随社会的

变化做官或不做官而固执(地判断)谁高谁低。

亭子中祠堂中,都被当时的官员们的匾额占满了。那子陵的清高,哪里在于一只脚放在皇帝的肚子上呢?人只有一生,有知识的人各有志向,评论的人认为即使是皇帝也不能说动他。这是不曾梦见(身处危世,仍思出仕报国的)文叔,又怎么理解严子陵呢?严子陵实在是清高啊,如果一定寻求他坚持清高的原因是在于不做官,那么蟠溪的鱼竿,将要扔到炉灶中(烧饭)吗?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严子陵轻视官位,许由轻视帝位,人们不歌咏许由却只是歌咏严子陵的原因,是皇帝少而官多啊。自身常常在官场之中,可是说话常常在官场之外。兰花和桂花的气味,用清洁的口气呼出,就是香的;用污秽的嗝气呼出,就是臭的。子陵啊子陵,活着的时候可以有七里明月下的宁静,死了却遭受万人在一个祠堂里的喧闹,子陵你苦啊。(既然)这样,那么把所有的匾额都废去吗?回答说:山高水长,只存范仲淹这一个匾额就可以了。

相关题目

根据下列事实:①X+Y2+=X2++Y;②Z+H2O(冷)=Z(OH)2+H2↑
根据下列事实:①X+Y2+=X2++Y;②Z+H2O(冷)=Z(OH)2+H2↑;③Z2+氧化性比X2+弱;④由Y、W电极组成的电池,电极反应为W2++2e-=W、Y-2e-=Y2+,可知X
如图,⊙O的半径为5,圆心O到弦AB的距离为3,则AB的长为( 
如图,⊙O的半径为5,圆心O到弦AB的距离为3,则AB的长为(   )A.4 B.5  C.6 D.8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A.红磷    B.木炭    C.硫磺    D.铁丝
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
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很快燃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
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
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渗析、加热分解等。下列各组混和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 (1)实验
1930年劳伦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其原理如图所
1930年劳伦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其原理如图所示,这台加速器由两个铜质D形盒D1、D2构成,其间留有空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
王宇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合肥市里中学的老师,小学
王宇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合肥市里中学的老师,小学时每年夏天,王宇都随妈妈去北京度假;2009年夏天,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北京市某中学
(12)从到这个数字中任取个数字组成一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
(12)从到这个数字中任取个数字组成一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这个数不能被整除的概率为 (A)            (B)               (C)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