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戛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同上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

——摘编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2009年10月《世界知识画报》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及其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出这时某些清朝官员的对外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

(3)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案

(1)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其他国家平等交往。限制中外交往,堵塞了与世界沟通的渠道,使中国继续处于封闭状态。

(2)畏惧西方列强,对外态度软弱,不敢为维护民族利益而抗争。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在外交上处于不利地位;某些清朝官员已感到中国的实力不如西方国家,不惜放弃民族利益以维护清王朝统治。

(3)“朝贡”外交;屈辱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曾长期在世界文明中居于领先地位,封建统治者养成了盲目自大心理;中国不断遭受列强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获得独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解析:

本题以外交为切入点,时间跨度比较大,古代,近代,现代不同时期的对外关系,本题的材料在解题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第一问,要求依据材料回答两个问题,清政府的对外态度和对外关系的影响,注意分析归纳概括材料。第二问,有两小问清朝官员态度的变化以及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三问,结合三则材料,分别指出不同时期的外交特点以及形成原因,两个小问,可以分解为,以上三则材料各反映的对外关系特点以及成因是是什么。因此在解答大题的时候要学会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难懂问题通俗化,进而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相关题目

已知黑尿症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丈夫的哥哥和妻子的妹妹
已知黑尿症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丈夫的哥哥和妻子的妹妹都是黑尿症患者,夫妻双方的其他家族成员均正常。表现正常的该夫妇生育出黑尿症患儿的
下面有关牛的胚胎移植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受
下面有关牛的胚胎移植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受体牛应选择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育能力的个体 B.冲卵是指从供体母牛子宫中冲洗出受精
从下列消息内容中,提取四个关键词语并填写在横线上。(4
从下列消息内容中,提取四个关键词语并填写在横线上。(4分)2010年4月30日20点,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举行。开幕式上,
下列各项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桂花guì  绥靖jìng
下列各项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桂花guì  绥靖jìng  宵衣旰食xiāo B、莹澈yíng  含辛茹苦rú  风流儒雅rú C、旭日东升xù  插曲chā  崇敬cóng D
在反应3BrF3+5H2O====HBrO3+Br2+9HF+O2↑中,若有3 mol水作还原剂时,
在反应3BrF3+5H2O====HBrO3+Br2+9HF+O2↑中,若有3 mol水作还原剂时,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    ) A.3 mol               B.2 mol             
一When did you learn the news that Obama made a trip to Canada as President?一
一When did you learn the news that Obama made a trip to Canada as President?一        was on my return.    A.That       B.It       C.There      D.This
If you _____ it , I will lend the book to you. A. read      B. will read 
If you _____ it , I will lend the book to you. A. read      B. will read       C. have read    D. were reading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