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甲午战败后光绪帝痛感危亡在即,锐意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甲午战败后光绪帝痛感危亡在即,锐意变法,他曾对庆亲王奕劻说: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远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18956月,光绪帝读康有为的上书深受启发,遂于1895年至1897年间屡颁改革性质的法令,1898611日,慈禧太后面告光绪帝: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于是,光绪颁布了变法诏书。15日,慈禧太后迫使光绪帝下诏将他的老师翁同龢开缺回籍,并令授任新职的高官大员,须向慈禧太后谢恩。16日,光绪帝在一度战栗变色后,仍如期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事宜。94日,光绪帝下令将阻止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6人革职,后又把阻挠变法的李鸿章逐出总理衙门。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绪帝为变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戊戌变法中光绪帝的作用。

答案

1)重视和采纳维新派的改革建议;颁布变法诏书;重用维新派人士;抵制顽固势力对变法的阻挠。

2)变法的最高领导者,推动变法实施;争取慈禧太后支持并有所抗争;无力保证变法持续进行。

【解析】

试题分析:

1)第一问,光绪帝为变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可依据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分析。材料中的读康有为的上书深受启发,遂于1895年至1897年间屡颁改革性质的法令表明光绪帝重视维新派的建议,并多次颁布诏书等措施。材料中的光绪帝在一度战栗变色后,仍如期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事宜。94日,光绪帝下令将阻止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6人革职等表明光绪帝对反对变法的守旧势力不退缩的变法决心。

2)第二问,光绪在清末时虽没有实权,但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领导者,他在变法时颁布诏书,维新派依靠他进行变法,这些都说明他是变法的最高领导者,他的一些具体的措施是推动了变法的进程的。但光绪没有实权,他的一些诏令及变法的措施是无法实施的,戊戌变法的失败表明他是无力把变法进行到底的。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光绪帝

相关题目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 A.构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 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金刚石、石墨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
You shouldn’t come into the office without teacher’s p_____________. It’s
You shouldn’t come into the office without teacher’s p_____________. It’s not polite.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吾能弭谤矣                       弭:消除、停止 B.是以事行而不悖  
哪一位诗人的诗被人们称为“诗史”: (     )A.李白B
哪一位诗人的诗被人们称为“诗史”: (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杜牧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 ) ①封建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 ) 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私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①②  B.③④
关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起
关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是用摩擦的方法将其他物质变成了电荷B.摩擦起电是用摩擦的方法将一个物体中的电子
两元素可以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它们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两元素可以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它们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    )        A.12和8         B. 12和9       C.6和16       D.7和12
已知函数设,若关于x的不等式在R上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
已知函数设,若关于x的不等式在R上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