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路上踏过的青春  骆非翔(14分) ①他作为教育局的年轻职工,

石板路上踏过的青春  骆非翔(14分)

他作为教育局的年轻职工,被安排去川西的贫困地区考察。他坐了整整一天一夜的车,其间从大巴转到小巴,再从小巴转到马车。后来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终于来到了另一座大山的山口,这个山口通往的地方就是他要去的村子。
  村长已经带人在那里等他了。村长见到他,连忙上去和他握手,说:“陈老师,欢迎您来到我们半托村!”

村长引他上了一条去村子的山路,道路上铺着平平整整的石板。村长指着这路说:“这都是同学们为了欢迎您的到来,特意重新翻修的。”“为了欢迎我,特意把路重修了?”村长憨实地说:“是啊!我们村子里三年没有来过老师了。”
  他,只是一个来考察的老师,孩子们却为他翻修了整整一条山路。
  在那条山路上走了很久,到了学校。
  他进了那破陋的校舍,在那个几乎废弃的学校的操场上,他看到孩子们早已经排着队伍迎接着他,看他进来,全部都敬了礼。他随着村长来到孩子们的面前,村长大声地说道:“同学们,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新来的陈老师,从明天开始,你们又可以上学了!”
  孩子们热烈的掌声猛地响了起来。只有他,呆呆地看着村长,他拉着村长的手轻声说:“我只是来考察的,并不是来支教的。”
  村长愣了,问道:“您不是上级派来支教的吗?”他掏出介绍信递给村长说:“我是来考察的,不是来支教的!”村长脸色顿时凝重起来。由于消息的传达失误,乡里把他说成了来支教的老师,让村里的老老小小都空欢喜了一场。村长沉默了一会,对他说:“陈老师,既然您来了,我还是想请您利用考察的这几天时间,给我们的孩子上几节课吧,可以吗?”他欣然地答应了。
  那三天,他就在那个破陋的教室里为孩子们上课,从早上到下午,再到晚上,没有一个学生离开,孩子们的饭菜都是家长们送来的,为的只是不让孩子们错过一点点可以学知识的机会。

三天过去了。因为要赶乡里早上的车,在那个寒冷的凌晨,他就开始打点行囊。村里的大人拉着小孩都来送他,有一个叫格吉的孩子用幼小而有力的肩膀扛起了他的行李。他走在那新修过的石板路上,心里满是愧疚和忧伤。村长带着孩子们一直把他送到山口,他从小格吉的手中接过包,然后双手合掌地对村长说:“我只教了三天书,这样的盛情实在受之有愧啊!”
  A村长用憨实而笨拙的口气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孩子们送你就是送自己的父亲!
  他的眼眶湿润了,他独自打着手电走了,再也不敢回头。走了很长很长的路时,猛然听到后面传来脚步声,他用手电照去。
  他猝然一惊,居然是小格吉。他问:“格吉,你怎么跟来了?”格吉轻声地说:“我只是想送送您。”他挥手说:“不送了,你回去吧。”格吉又说:“我还是送送老师吧,因为路上有狼,上次要来的老师就是走到这条路上,遇到了狼,被狼吓回去了。”他的心中猛地一抽,他想起这些年,有很多因为吃不了苦从支教前线退却下来的老师,他们总是编出那么多虚伪而幼稚的理由,而孩子们居然都信了。他上前去搂住小格吉说:“你送完老师,不就要一个人回去了吗?你就不怕狼吗?”B格吉羞涩地一笑,半天才吞吞吐吐说:“怕……可是,我们更怕老师不回来了啊!”

就在那一刻,他的眼眶再一次涌出眼泪,他一把搂住小格吉说:“既然你怕,那老师就陪你回村吧!”格吉惊喜地问道:“老师,您不走了吗?”他含泪微笑着坚定地说:“老师不走了!”……就这样,他重新踏上了那为他重修的石板路,在那片荒凉的土地上留了下来,支教了整整三年。  

9.小说以“石板路上踏过的青春”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

                                                                                

                                                                               

10.山里人为了留下“他”支教,做了哪些努力?请概括回答。(3分)

                                                                            

                                                                               

11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教师?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4分)

                                                                               

                                                                                

 

12.这篇小说人物语言质朴、感人,请选择划线句中最感动你的一句,作简要赏析。(2分)

我选(     )句,赏析:                                                                                                                                

                                                                               

13.读了本文,你想对山里的同龄人说些什么?(不少于50字)(2分)

                                                                                

                                                                         

答案

9.(3分)答案要点:①概括了文章的内容;②突出了小说的主旨;③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0.(3分)为了迎接他,村里的孩子们重修翻修了整整一条山路;村长带人迎接;孩子们列队第二次迎接;孩子们三天没有一人缺课;临走,全村人一直送到山口;小格吉不怕狼,冒险送老师。(写出三点即可)

11.(4分)他是一个善良、热爱学生、有着极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师。(写出两点2分,结合文章分析2分)

12.(2分)示例:A、通过村长质朴的语言,写出了村长及孩子们对只上了三天课的老师的极度尊重,感人至深。B、通过对小格吉质朴的语言描写,更能表现出了小格吉对老师的喜爱,对知识的渴望。

13.(2分)示例:大山里的朋友,你们好!我要告诉你们:知识改变命运。不论生活学习条件多苦,也不要放弃对知识的渴求。希望你们长大能走出大山,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相关题目

已知,m,n是三条不同的直线, 是三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
已知,m,n是三条不同的直线, 是三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  ①若∥m,n⊥m,则n⊥;        ②若∥m,mα,则∥α; ③若α,mβ,α∥β,则∥m
The famous doctor has d___________ hundreds of babies during her life.
The famous doctor has d___________ hundreds of babies during her life.
某五十肽中有2个丙氨酸(C3H7O2N),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
某五十肽中有2个丙氨酸(C3H7O2N),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下图)得到几种不同的有机产物,其中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该过程
 1899年,康有为从美洲回国途经日本时写下这样的诗句:“
 1899年,康有为从美洲回国途经日本时写下这样的诗句:“有人遥指旌旗出,千古伤心过马关。”使康有为伤心的主要原因是哪一条约的签订 A.《南京
(10分)(1)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中所含O原子个数之比    
(10分)(1)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中所含O原子个数之比         ,C原子数之比         ,原子数之比         ,二者的质量之比        
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导体甲和乙对应的电流、电压
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导体甲和乙对应的电流、电压的关系图如图5所示。根据图线可知A.甲导体的电阻比乙的大;  B.乙导体的电阻比甲的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任何状况下的18gH2O和22gCO2所含的氧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任何状况下的18gH2O和22gCO2所含的氧原子数相同B.标准状况下,0.5molH2和0.5mol N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C.氢氧化钠的摩尔
潮汐发电是利用涨落潮的水位差来工作的,潮差越大,海水流量
潮汐发电是利用涨落潮的水位差来工作的,潮差越大,海水流量越大,发电功率也越大.我国潮汐能的可供开发的总装机量为3.6×107kW.1980年8月,在浙江江厦建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