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忠民和勇胜为

欧姆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忠民和勇胜为探究小明提出的问题,设计如图所示电路,并准备了充足的实验器材.

    

(1)  为完成探究,应该改变电压,观察电流的变化.请写出两种(不同角度)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方法.

(2)  忠民按设计好的电路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如下表(R为定值电阻):

 

1

2

3

电流I/A

0.2

0.4

0.6

电压U/V

1.0

2.0

3.0

  

请根据表中数据,写出实验结论                                                  .

 

1

2

3

4

5

电流I/A

0.16

0.24

0.32

0.40

0.48

电压U/V

2.2

1.8

1.4

1.0

0.6

(3)  勇胜在连接电路时,误将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在实验中收集数据如下表(电源电压已知且不变):

  

问题:①按勇胜的实验也能得出正确结论,请写出得出正确结论的办法.

      ②实验中操作失误,往往是新收获的契机.请写出本实验操作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随着它连入电路中电阻值的变化是如何变化的?

答案

    (1)方法1:改变串联电池组的个数(或“改变电源电压”)(1分)

     方法2: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大小(或“改变与定值电阻串联的电阻阻值”)(1分)

      说明:方法1与方法2的顺序不做要求.

    (2)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1分)

    (3)问题①:用电源电压减去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得出定值电阻两端电压(1分).

       求出每次的电流与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比值,比较比值,得出结论1分).

【或“设电源电压为U, UR=U-UP(1).计算并比较每次,得出结论”(1分)】

说明:针对问题①第二个1分的其它答法

      1.画出定值电阻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像,分析图像特点,得出结论

      2.求出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与电流之比,比较比值,得出结论

      3.比较每两次“电流的倍数”与对应的“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倍数”的关系,得出结论

问题②: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减小时,其电功率先增大后减小(1分)

 

相关题目

假如你是李华,最近美国梅德韦中学访学团将到你校学习中文,
假如你是李华,最近美国梅德韦中学访学团将到你校学习中文,请你以学生代表的身份,根据以下内容要求,用英语拟写一份发言稿.    内容要求: 1. 表示欢
在10 L密闭容器中充入气体X和Y,发生反应X(g) + Y(g)M(g) + N(g) 
在10 L密闭容器中充入气体X和Y,发生反应X(g) + Y(g)M(g) + N(g)  ΔH,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编号温度/℃起始时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X)n(Y)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划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划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出国绕一圈,‘山寨’变大牌。”从事海外代购4年的徐晓对某些代购店这种“
(2008·广东单科,19)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州方言“埋
(2008·广东单科,19)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州方言“埋单”、“打包”等餐饮用语逐渐风行全国,且发展出其本义以外的涵义。这表明       
血浓于水,情深于海。在地震中,林晓同学不幸被楼板压伤
血浓于水,情深于海。在地震中,林晓同学不幸被楼板压伤,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化验,她的血型是A型。很多富有爱心的人主动要求为林晓献血,
读某国南部水系及其城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
读某国南部水系及其城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甲河发展航运有利的自然条件。 (2)简要说明图中运河所起的主要作用。 (3)写出慕尼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甲和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化学方程式用下列微观示意图表示: 物质甲乙丙丁 微观 示意图 ①请写
.  He has been doing the job for many years, but has never felt ________ it, th
.  He has been doing the job for many years, but has never felt ________ it, though his workmates think it is a ________ one. A. tired of; tired      B. tired of; tiring   C. tiring of; tired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