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

文言文阅读

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道也。

1.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渔人甚之(异:认为……奇特非凡)          B无论魏晋(无论:不要说)

C.处处之(志:记住)                        D病终(寻:不久)

2.下列加点字意思、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武陵人捕鱼         中轩敞者

B. 忘路远近             有良田美池桑竹
C.
中往来种作           太守即遣人随

D. 屋舍俨               开朗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B. 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渔人。

D.“黄发垂髻”,是用借代的写法,指桃花源中的老老少少。

4.下面对选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误入桃花源的渔人惊异地看到,这里土地肥美,生活和乐,没有压迫,没有纷争,老幼幸福愉快,人人融洽友好,这完全是中国农耕文明时代“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可以推知,他们感叹的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和逃脱了外界的纷争与祸乱。

C.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了它的似有似无,寻觅而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D.这篇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平易,朴实自然。

5.把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译文:                                                          

2)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答案

1

2

3

4B

5、(1)(村中人)率领着妻子儿女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

2)(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打完这盘台球 (法国)都德 仗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打完这盘台球 (法国)都德 仗已经打了两天。 这些兵士是在倾盆大雨之下,背上背着背包度过这一宵的,因此都疲惫不堪
如图所示,细绳的一端绕过定滑轮与木箱相连,当以大小恒
如图所示,细绳的一端绕过定滑轮与木箱相连,当以大小恒定的力F拉动细绳,将静置于A点的木箱经B点拉到C点(AB=BC),地面平直且摩擦系数处处相等
雅典人认为他们的身体“是给他们的城邦使用的,好像不是
雅典人认为他们的身体“是给他们的城邦使用的,好像不是他们自己的一样”。而他们培养自己的智慧,“其目的也是为着要给他的城邦作一点显著的
读下图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温雷达图和降水柱状图,回
读下图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温雷达图和降水柱状图,回答问题。    四个地区中,冬春季节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寒潮、沙尘暴影响的是( ) A.甲  
已知函数,且的周期为2 . (Ⅰ)当时,求的最值; (Ⅱ)若
已知函数,且的周期为2 . (Ⅰ)当时,求的最值; (Ⅱ)若,求的值.
如图所示,已知∠1=∠2,AB平分∠DAB,试说明DC∥AB. 
如图所示,已知∠1=∠2,AB平分∠DAB,试说明DC∥AB. 
设奇函数上是增函数,且对所有的,都成立,则t的取值范围是
设奇函数上是增函数,且对所有的,都成立,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来降
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硬水在煮沸时发生的反应之一是:Ca(HCO3)2 =CaCO3↓+CO2↑+H2O,该反应所属反应类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