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袁世凯曾说:“中国数千年来立国的根本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袁世凯曾说:“中国数千年来立国的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伦理、社会风俗无一非先圣学说发皇流衍。”“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

材料二 “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引自一份所谓“罪案”的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袁世凯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其实质目的何在?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陈独秀是如何看待孔教的?有何进步意义?

(3)针对材料一引起的社会影响,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是如何反对的?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材料中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中的“我们”是一批怎样的人?

 

答案

(1)以孔教为核心的儒学是中国立国的根本,应大力提倡儒学。目的: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影响:中国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2)陈独秀认为以孔教为核心的儒学不适应当时的中国,反对复辟帝制,反对封建文人利用儒学中落伍于时代的思想欺骗人民,儒学是社会进步的阻力。意义:为反对复辟帝制,维护民主共和国有进步意义。

(3)陈独秀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德先生”指的是民主,“赛先生”指的是科学,材料中的“我们”是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历史信息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应结合当时背景,分析袁世凯复辟,得出认识;第(2)问应结合材料分析陈独秀反对复辟的进步意义;第(3)问联系教材可知陈独秀的活动及表现。

 

相关题目

将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硝酸中,金属完全
将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硝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假设反应中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3 mol/L 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
天灾人祸,对于缺乏道德的民族或个人来说,意味着分裂、
天灾人祸,对于缺乏道德的民族或个人来说,意味着分裂、痛苦,甚至毁灭。然而对于热爱国家,重视集体的中华民族来说,它又往往成为锻炼和提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流能和风能是“可再生能源”B.太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流能和风能是“可再生能源”B.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C.沼气是一种新能源D.核能对环境的污染比常规能源对环境的污染更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气候条件往往较好,如降雨量较多、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气候条件往往较好,如降雨量较多、夏天较凉爽等。这主要是利用了植物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拙劣(lüè)   譬(bì)如    茕茕(qióng)孑立   屡见不鲜(xiān) B.隽(jugàn
2006年,某城市人口出生率为0.61%,死亡率为0.54%,该城市
2006年,某城市人口出生率为0.61%,死亡率为0.54%,该城市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为A.原始型      B.传统型           C.现代型           D
将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充分混合
将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充分混合,所得溶液与下列哪种物质不反应( ) A. CuSO4  B. Fe  C. BaCl2  D. SO2
文字学表明,不同民族文字体现各自民族特点。文字     
文字学表明,不同民族文字体现各自民族特点。文字              (    )          ①使得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②是随人类社会出现而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