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度为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10℃时甲的溶解度为  g,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3)分别将5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乙(填:“>”\“=”或“<”).

答案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

【分析】(1)由溶解度曲线,找出曲线在指定温度下相交的两种物质;

(2)利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查出甲物质在10℃的溶解度的大小;

(3)查出物质的溶解度,并据此比较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解答】解:(1)3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10℃时甲的溶解度为20g,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0g;120g=1:6;

(3)由于在5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即在5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由于甲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降温至t1℃时,甲的溶液中都会有晶体析出,溶液都还是饱和溶液;而由于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至30℃时,它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由图可知,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甲小,故5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故答案为::(1)30;(2)20;1:6;(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应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题目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黄河干流沿途年径流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黄河干流沿途年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及黄河流域及主要水文站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
分析诗词名句的表达技巧 4、“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
分析诗词名句的表达技巧 4、“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搔头。 耕者忘其犁,锄
 在同一坐标系中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可能为(   )
 在同一坐标系中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可能为(   ) 
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判断“元谋人”生活的时间应在什么位
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判断“元谋人”生活的时间应在什么位置
家鸡起源于原鸡,现在家鸡的年产卵量可达260个以上,而原
家鸡起源于原鸡,现在家鸡的年产卵量可达260个以上,而原鸡年产量仅12个。“先有(家)鸡,还是先有(家鸡)蛋?”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A.8693米   B.9003米   C.8690米   D.8999米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来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来到西藏,人们都期望在这里找到自己所在的世界里没有的景象。的确,从视觉角度来看,这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我们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我们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 (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