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题。(11分)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沅水通波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题。(11分)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13.王诗中,诗人为什么说送君不觉有离伤?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5分)

14.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6分)

答案

13. (1)两地流水相通,形同比邻;自己和朋友风雨与共,明月共睹;虽处异地,情感相通。(3分,写两点即得满分)(2)感情色彩:王诗豁达乐观,表达的是对朋友的宽慰之情;(1分)严诗凄凉哀婉,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1分)

14.王诗后两句是作者借助想象和反问的手法.(3分)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 云雨相同,明月共睹,“物因情变”,两地竟成了“一乡”。用丰富的想象,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严诗后两句诗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语言精练传神。(3分)

点点寒鸦飞尽,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景物中寄寓诗人心中的孤寂哀愁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含蓄动人; 一个“尽”字,写出诗人长久独立江边,连点点寒鸦都飞尽了还不忍离去,看出可以对友人情意的深长。“悠悠”,写思念之情像悠悠江水一样绵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解析】

13.

试题分析:王诗起句“流水通波接武冈”(一作“沅水通流接武冈”),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所以第二句便说“送君不觉有离伤”。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于是诗人再用两句申述其意,“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它是用丰富的想象,去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不也就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吗!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们对友人的思念,所以这三四两句,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说到这里,读者便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它强压心底,不让它去触发、去感染对方。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不得不用那些离而不远、别而未分、既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它既不会被柴侍御、也不会被读者误认为诗人寡情,恰恰相反,人们于此感到的倒是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这便是生活的辩证法,艺术的辩证法。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不是更生动、更耐人寻味吗?

严诗“丹阳郭里送行舟”,交代了送别的地点——丹阳的内外城之间,友人出行的方式——由水路乘船。古代城防有内外两道,内为城而外为郭。丹阳是江城,故郭里也能行船。“一别心知两地秋”,交代送别的时间——秋天。“一叶落而知天下皆秋”。“两地秋”之语,并不是说两地秋色有何不同,而是说同样秋色,而人已分两地。惜别之情,溢于言外。值得注意的还有句中隐含着的“愁”字。“愁”字可以被分解为“心”、“秋”两字,故诗人往往用“秋心”、“心上秋”之类的辞藻来暗指“愁”字。本句“一别心知两地秋”,明写秋而隐写愁,耐人寻味。“日晚江南望江北”,点明友人远行的方向——江北。兰舟已逝,离情难舍。天色向暮;连成群的寒鸦也纷纷飞尽,各自归入巢中。但是,诗人仍在江畔伫立,久久地凝望着友人离去的方向。“寒鸦飞尽水悠悠”,是望中之景,然而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合为一体。友人远去,相见无期,鸟儿飞尽,无踪可寻。根据分析概括即可。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

试题分析:王诗用两句申述其意,“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它是用丰富的想象,去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不也就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吗!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们对友人的思念,所以这三四两句,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严诗第三、四句写别后的情景。“日晚江南望江北”,点明友人远行的方向——江北。兰舟已逝,离情难舍。天色向暮;连成群的寒鸦也纷纷飞尽,各自归入巢中。但是,诗人仍在江畔伫立,久久地凝望着友人离去的方向。“寒鸦飞尽水悠悠”,是望中之景,然而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合为一体。友人远去,相见无期,鸟儿飞尽,无踪可寻。天地间显得多么空阔、多么寂寞。只有那无尽的江水在无言地流淌,恰如诗人心中无限的忧愁。学生可根据内容加以概括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小朋友吹出的肥皂泡泡、热菜汤表面的油花、马路上积水表
小朋友吹出的肥皂泡泡、热菜汤表面的油花、马路上积水表面的油膜,都有彩色花纹。这是下列哪种原因形成的A.光的色散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点此时是________时,昼长为__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点此时是________时,昼长为________小时,A点的日出时刻是________时。 (2)此图表示的日期是________前后,判断依据是_____
用于核移植的供核细胞和受体细胞一般选用(   ) A.受精
用于核移植的供核细胞和受体细胞一般选用(   ) A.受精卵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卵母细胞 B.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卵母细
别踩疼了雪(15分) 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场雪的降临
别踩疼了雪(15分) 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场雪的降临。 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女孩,永远做不
以下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
以下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风力发电           C.铁矿石炼铁       D.太阳能热水器
如图(a)所示,两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B间加有如图(b)所
如图(a)所示,两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B间加有如图(b)所示的交变电压,一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带正电粒子被固定在两板的正中间P处。若在t0时刻释放
在棉花栽培的过程中需要摘心,其目的是(   ) A.使侧芽
在棉花栽培的过程中需要摘心,其目的是(   ) A.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提高,促进其生长   B.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其生长 C.使侧芽的
据报载,乌鲁木齐市三位青年因当地某酒店悬挂国旗不当而
据报载,乌鲁木齐市三位青年因当地某酒店悬挂国旗不当而向法院对该酒店提起了诉讼。这三位公民 A.正确行使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B.正确行使了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