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飞天梦。从“嫦娥奔月”的美妙传说到“万户飞天”的壮烈

中国梦,飞天梦。从“嫦娥奔月”的美妙传说到“万户飞天”的壮烈实践,中国人从未停止过对月球的探索。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实现月球虹湾区着陆,进行首次月球自动巡视勘察,获取月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将一期工程的“表面探测”引申至内部探测,并为探月三期工程采集月壤返回地球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作为国家战略性科技工程,嫦娥系列卫星探月工程将更好地满足国家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需求。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对月球的认识来源于探月历程的实践。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对月球的认识随着探月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发射“嫦娥三号”进行科学实验,验证未来的“嫦娥四号”的一部分技术。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探月工程服务于国家发展的需要。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的表现。本题的切口小,直接考查学生对实践是认识基础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学生需要从对材料的分析中找出答题有用的信息。题中材料“作为国家战略性科技工程,嫦娥系列卫星探月工程将更好地满足国家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需求”,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题中材料“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来自于探月实践活动”,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题中材料“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实现月球虹湾区着陆,进行首次月球自动巡视勘察,获取月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将一期工程的“表面探测”引申至内部探测,并为探月三期工程采集月壤返回地球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既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也说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考点:求索真理的历程

相关题目

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赤铁矿石炼铁   
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赤铁矿石炼铁      B.氢氟酸刻蚀玻璃   C.液氨制冷    D.自然界中氮的固定
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A.
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C.侵华日军老
图所示四幅图片中,能用来演示真空不能传声的是 
图所示四幅图片中,能用来演示真空不能传声的是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了持续六个星期的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了持续六个星期的大屠杀,我国同胞被杀害达A.10万人B.20万人C.30万人D.40万人
(3分)小刚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所
(3分)小刚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是:                       (     )A、21︰10        B、10
已知,则复数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第      象限.
已知,则复数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第      象限.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要求:①除诗歌外,文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作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地名、姓名。③不要套作,不得
硫酸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
硫酸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一定时,Ksp(SrSO4)随c(SO42-)的增大而减小B.三个不同温度中,313K时Ksp(SrSO4)最大C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