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如图预19-4所示,三个绝热的、容积相同的球状容器A、B、C,

20分)如图预19-4所示,三个绝热的、容积相同的球状容器ABC,用带有阀门K1K2的绝热细管连通,相邻两球球心的高度差.初始时,阀门是关闭的,A中装有1mol的氦(He,B中装有1mol的氪(Kr,C中装有lmol的氙(Xe),三者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气体均可视为理想气体.现打开阀门K1K2,三种气体相互混合,最终每一种气体在整个容器中均匀分布,三个容器中气体的温度相同.求气体温度的改变量.已知三种气体的摩尔质量分别为

在体积不变时,这三种气体任何一种每摩尔温度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均为 为普适气体常量.

答案

参考解答

根据题设的条件,可知:开始时A中氦气的质量B中氪气的质量C中氙气的质量。三种气体均匀混合后,A中的He降入B中,有降入C中。He的重力势能增量为

                            

B中的Kr升入A中,有降入C中。Kr的重力势能增量为

                                          

C中的Xe升入A中,有升入B中。Xe的重力势能增量为

                                       

混合后,三种气体的重力势能共增加

                                 

因球与外界绝热,也没有外力对气体做功,故重力势能的增加必然引起内能的减少。在体积不变时,气体不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此时传给气体的热量应等于气体内能的增量,但因理想气体的内能只由温度决定,与体积无关,故只要温度改变量相同,则体积不变条件下内能的增量也就是任何过程中理想气体内能的增量。根据题给的已知条件,注意到本题中所考察的理想气体共有3摩尔,故有

                                                  

上式中右方为气体内能减少量,表示气体温度的增量,由④、⑤两式得

                                                  

将已知数据代入,注意到,可得

                                                      

即混合后气体温度降低

(如果学生没记住的数值,的值可用标准状态的压强,温度1mol理想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求得,即

评分标准:本题共20分。

说明经扩散使三种气体均匀混合,并导致气体重力势能改变求得④式,得8分。说明能量转换过程,由重力势能增加而内能减少,列出⑤式,得8分。得出正确结果,算出⑦式,得4分。

相关题目

设集合,B=,函数若且,则的取值范围为   A.     B.   
设集合,B=,函数若且,则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韩非子》载,商代“殷之法,弃灰(垃圾)于公道者断其
《韩非子》载,商代“殷之法,弃灰(垃圾)于公道者断其手”。说明商朝 A.社会矛盾尖锐               B.乱丢垃圾的问题十分严重 C.高度
如图,6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网格,菱形的顶点
如图,6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网格,菱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菱形的一个角(∠O)为60°,A,B,C都在格点上,则tan∠ABC的值是.
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壶开水冷却,温度降低,内能不一定减少 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是用做功的方法
绿色给人以愉悦,绿色给人以想象,绿色给人以启迪。请结合语
绿色给人以愉悦,绿色给人以想象,绿色给人以启迪。请结合语境,解释下面“绿色”的意思。 (1)蓖麻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油料作物,是替代石油生产化工原料
p{font-size:10.5pt;line-height:150%;margin:0;padding:0;}td{font-size:10.5pt;}(
p{font-size:10.5pt;line-height:150%;margin:0;padding:0;}td{font-size:10.5pt;}(08年清华附中模拟)(12分)如图所示,在y<0的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xy平
如图,直线a∥b,∠1=110°,∠2=50°,则∠3的度数为( ) A
如图,直线a∥b,∠1=110°,∠2=50°,则∠3的度数为( ) A.50°   B.60°    C.70°   D.110°
经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元素,该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
经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元素,该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一项功能是         A.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B.用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