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对此同学们展开了探究,

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对此同学们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常温下,氢氧化钠、碳酸钠在乙醇中的溶解性如下.

溶剂

乙醇

溶质

氢氧化钠

碳酸钠

溶解性

易溶

难溶

【方案设计】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

1)溶液配制.甲溶液: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到一定体积的乙醇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其成为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量取一定体积的乙醇要用到的仪器是 ,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乙溶液: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到一定体积的75%的乙醇溶液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其成为不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判断甲、乙溶液形成的现象是  

2)进行实验,按图所示装置加入药品后进行实验.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装置的作用是  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

3)由此小明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交流】

4)小刚同学认为小明的实验还足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还应补充的实验是  

5)若将图C中甲溶液换成乙溶液进行实验,C中可能无明显现象发生,原因可能是  

答案

考点:

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1)根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操作,溶解时用玻璃棒作用分析;

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进行分析;

2)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钠会与氯化氢反应,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碳酸钠难溶于乙醇进行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4)根据小明的实验只是说明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还应该验证二氧化碳和乙醇的反应进行分析;

5)根据乙溶液中有水,碳酸钠会溶于水进行分析.

解答:

解:(1)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需要量筒和胶头滴管,溶解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溶解;

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所以判断甲、乙溶液形成的现象是甲烧杯底部有固体,乙烧杯底部没有固体;

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 ,碳酸氢钠会与氯化氢反应,所以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氯化氢,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碳酸钠难溶于乙醇,所以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浑浊;

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4)小明的实验只是说明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反应,还应该验证二氧化碳和乙醇的反应,所以补充的实验是将二氧化碳通入乙醇溶液,观察现象;

5)乙溶液中有水,碳酸钠会溶于水,所以C中可能无明显现象发生,原因可能是碳酸钠易溶于水.

故答案为:(1)量筒和胶头滴管,加速溶解;

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所以判断甲、乙溶液形成的现象是甲烧杯底部有固体,乙烧杯底部没有固体;

22HCl+CaCO3=CaCl2+H2O+CO2 ,除去氯化氢,溶液变浑浊;

3+CO2=Na2CO3+H2O

4)将二氧化碳通入乙醇溶液,观察现象;

5)碳酸钠易溶于水.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所给的提示进行解答.

 

相关题目

取一段带叶的树枝,插在盛有稀释红墨水的瓶中,放在阳光
取一段带叶的树枝,插在盛有稀释红墨水的瓶中,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对枝条进行横切和纵切后观察,被染红的部分是( ) A.表皮  B.形成层 
(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px+q=0(p2-4q≥0)的两根为x1、x2;求
(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px+q=0(p2-4q≥0)的两根为x1、x2;求证:x1+x2=-p,x1●x2= q。 (2)已知抛物线y=x2+px+q与x轴交于A、B两点,且过点(-1,-1),设线
如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
如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A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B.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1,2,3,4),其中P为常数,则(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1,2,3,4),其中P为常数,则(    )     A.                           B.                          C.
 X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1个电子,Y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由X
 X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1个电子,Y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由X和Y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XY2           B.XY     
I often have conversations with John over _____telephone, while I keep in touch
I often have conversations with John over _____telephone, while I keep in touch  with Tom by _____letter. A ./; the                  B. the; /              C. /; a    
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
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太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A.
如果用王国维的“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
如果用王国维的“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说明西周宗法制度的精神,此处他所谓的“天”是指        A.表现自然主义的天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