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边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过去评家说《登高》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甚至称它是“旷代之作”。
(1) 本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试分析这首诗是如何情景交融的。
阅读下边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过去评家说《登高》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甚至称它是“旷代之作”。
(1) 本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试分析这首诗是如何情景交融的。
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前后四句情景交融,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全诗通过“望中所见,意中所触”,描绘了江边的深秋景色,抒发了诗人感事怀乡的悲郁情怀。
(2) 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集中体现在哪一诗句上?请作分析。(3分)
答案: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