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807年拿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807年拿破仑法国逼迫普鲁士接受屈辱和约,还迫使普鲁士贵族君主国家不得不进行一些改革。接着普鲁士政府相继颁布了一些改革敕令:《十月敕令》规定:“从1810年圣马丁节(1111)起,还农民自由身,允许农民自由移动与择业;无论贵族、市民、农民都可以分割、抵押、买卖土地。”《调整敕令》规定:“农民可以把使用的土地转为己有,在按规定向庄园赎买义务后,均可以将其田庄转为自身财产。

       材料三:自从拿破仑从莫斯科撤退之后,战争的全部性质就改变了。在此以前,除在西班牙外,与他对抗的都是一些旧王室;而在此以后,对抗他的却是普通民众了。正和他自己的青年时期一样,法国革命唤醒了法兰西的民族精神,使法国人民获得自信自强的精神,正因为这样,康宾一战才能把布伦斯维克的大军扫出法国。现在在1813年,由于法国在欧洲已经居有征服者的地位,所以也就把革命的种子洒遍了所征服的地区。莫斯科的火焰在精神上点燃了整个欧洲大陆,所以在莱比锡平原上的战斗,的确可以称为“民族会战”——一个新欧洲就是从这个会战中产生的。

——[]J·F·C·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

       1)根据材料一中的地图,说明图中的局势是怎样形成的?指出拿破仑对占领区分别采取哪几种统治方式?

       2)材料二反映拿破仑在普鲁士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革(不得摘抄原句)?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对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作出评价。

答案

1)局势形成:拿破仑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控制了从波兰到西班牙、从荷兰到意大利的广大地区。到1810年左右,帝国盛极一时,统治方式:一种是将占领领土直接并入法国;一种是建立其控制下的依附国;一种是强迫被其打败的国家与其结盟。

2)改革:解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人身依附关系。

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双重性:保卫了法国革命成果,传播了革命原理;摧毁了欧洲封建统治;推动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激发了欧洲各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又是侵略战争,对其他民族的压迫,激起了欧洲人民的反抗,导致其帝国的覆亡。

相关题目

在生物信息传递中,下列哪一种还没有实验证据: A . DNA→RN
在生物信息传递中,下列哪一种还没有实验证据: A . DNA→RNA        B . RNA→蛋白质    C . RNA→DNA        D.蛋白质→DNA    E .上述四种
关于酒精(C2H5O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酒精是一种
关于酒精(C2H5O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酒精是一种碱 B.酒精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6g D.酒精中碳、氢、氧元
甲省和乙省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3%和36.1%。这表明(
甲省和乙省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3%和36.1%。这表明( ) A.从收入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 B.从收入水平来看,乙省城镇
2011年,我国旱涝灾害频发。往年易受洪涝影响的省区如黑龙
2011年,我国旱涝灾害频发。往年易受洪涝影响的省区如黑龙江、吉林、广西、湖南等地区,发生了罕见旱情,一些地区因旱灾出现临时饮水困难。与此
They lost their way in the forest, and _______ made matters worse was that night
They lost their way in the forest, and _______ made matters worse was that night began to fall. A. that B. it C. what D. which
4.填入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华饮
4.填入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华饮食的艺术性与科学性、饮食之悦与饮食之养、滋味与滋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共同点是五
设集合P={1,2,3,4,5,6},Q={x∈R|2≤x≤6},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设集合P={1,2,3,4,5,6},Q={x∈R|2≤x≤6},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P∩Q=P                                  B.P∩QQC.P∪Q=Q             
将下列地理界线与其相关的大洲连接起来: ①北美洲和南美
将下列地理界线与其相关的大洲连接起来: ①北美洲和南美洲        a.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和土耳其海峡 ②亚洲和欧洲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