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6-19题。 醉翁操【1

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6-19题。

醉翁操1

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2】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1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17.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5分)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B.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

 C.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2分)

      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4分)

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除了本词中的醉翁,陶渊明写曾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2分)

这首词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密切关联。词中“唯醉翁中知其天”“醉翁啸咏,声和流泉”,呼应了《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19.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6分)

答案

16.  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 B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8.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9. 《醉翁操》的上阕赞美醉翁在醉中感悟自然的妙趣及对欧阳修追求绝妙意境的做法得以流传的欣慰。下阙写鸣泉虽不复存,但鸣泉之美妙乐曲却仍留人间。《醉翁亭记》则是抒发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自得之情。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用装置氧化废液中的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用装置氧化废液中的溴化氢 B. 量取100.00mL溶液 C. 将萃取液中的苯与碘进行分离 D. 灼烧熔融碳酸钠固体
(2009年大连质检)在美国的一次大风暴后,有人搜集了136只
(2009年大连质检)在美国的一次大风暴后,有人搜集了136只受伤的麻雀,把它们饲养起来,结果活下来72只,死去64只。在死去的个体中,大部分是个体
201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下列说法错
201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从新分配,不需兴建水利工程 B.农业生产
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下列说法
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动物睾丸中可能同时出现①~⑤       B、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
读图,完成问题。 该区域地貌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读图,完成问题。 该区域地貌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
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回答1—3题 1.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①
 — _______ will he arrive here? —In an hour. A. How long          
 — _______ will he arrive here? —In an hour. A. How long             B. How often             C. How soon             D. How far
100℃时,将0.1 mol N2O4置于1 L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
100℃时,将0.1 mol N2O4置于1 L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N2O4(g)  2NO2 (g)。下列结论不能说明上述反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