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选出下列句子中语义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在语文

4.选出下列句子中语义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在语文课上,老师向我们生动地讲述了已经死去了的翠翠的母亲的爱情故事,让我们听得唏嘘不已。

B.斗拱的装饰性很早就被发现,不但在木结构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且在砖石建筑上也充分应用,它成为中国建筑的特征之一。

C.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了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我们走出陌生的境地。

D.《野鸭子》最打动人的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透过剧情的审美体验,让人们信服了一个事实、一条真理:世上还是好人多,人间自有真情在。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语病题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此题需要逐项加以分析。A.“死去了的翠翠的母亲的爱情故事”表意不明。C.主客倒置,改为“对于我们来说,‘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成份赘余,删去“读了”。D.成份残缺,删去“让”。审读病句首先要查找句子的主干,查看各成分之间是否搭配合理,是否有残缺或赘余,是否存在句式杂糅,然后再查看语意,看意思的表达上有无问题。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相关题目

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
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刊发该文的杂志是 A.《新青
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 (
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 (2)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两根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纰缪/未雨绸缪     哥俩/肮脏伎俩    称职/称体裁衣 B.躯壳/金蝉脱壳    艾草/
一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盛有1molPCl5,加热到200℃时发生反应
一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盛有1molPCl5,加热到200℃时发生反应:PCl5(g)PCl3(g)+Cl2(g),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PCl5的体积分数为M%,若在同一温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子曰:“诵《诗三百》,授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 陈亢问于伯
南美某地,每年有200多天被大雾笼罩。当地的居民制作“捕
南美某地,每年有200多天被大雾笼罩。当地的居民制作“捕雾网”收集水资源(如图所示)。完成5-6题。 5.该地的植被特点   A.有滴水叶尖  B.为
若,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若,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复数z1=3+i,z2=1-i,则z=z1·z2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A.第
复数z1=3+i,z2=1-i,则z=z1·z2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