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18分)

 

                          燕    子

                           席慕容

      初中的时侯,学会了一首《送别》的歌,常常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一次: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

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的,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哪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的呆住了。

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哪一只燕子吗?

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唱的那一首歌来了: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 我是牵着慈儿, 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喜欢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一直到了去年夏天,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国家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的注释和说明里, 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好多的朋友, 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 一定可以马上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唯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 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我想,虽然有点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点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注]席慕容,台湾知名画家、散文家和诗人。祖籍内蒙古,1943年生于重庆,1954年迁居台湾,1963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初中语文  教材选了她的《乡愁》一诗。

 

1.作者在文中记叙了两件事,请你各用一句话进行概括。作者通过这两件事悟出了哪些道理?(4分)

 

答:①                                                     

 

2                                                           

 

                                                         

 

2.本文以“燕子”为题,但第一件事与燕子没有关系。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当“父亲”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后“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你认为“父亲”“可惜”的是什么?(4分)

 

答:                                                        

                                                                               

3.文中画线的一段文字连用了四个问句,你认为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联系作者生平,说说作者为什么“舍不得”“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5分)

 

答:                                                          

 

                                                               

4.文中说“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 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喜欢和一种朦胧的悲伤。”请你仔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作者的口吻写一段话,表达那种“朦胧的喜欢”和“朦胧的悲伤”。(5分)

答:                                                       

 

                                                           

 

答案

 

1.一问:“父亲”把《送别》中的“长亭外”误听为“长城外”。“我”把“乌秋”误认为“燕子”。二问:虽然有的时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2.一问:两件事性质相同,都属于“美丽的错误”;作者由第一件事自然地引出了第二件事二问:可惜那首歌唱的不是自己的家乡,可惜自己感动了这么多年竟然是听错了。

3.一问:表现了作者突然发现“燕子”的惊喜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心中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二问:作者从小就远离故乡,“燕子”早已成为故乡的一种象征,寄托着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所以作者无论如何也舍不得自己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

4.燕子啊,你可是从我遥远的故乡飞到了我的身旁?你的声声呢喃,可是故乡人托你带给我的问候?燕子啊,你可以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什么时候我能像你一样自由地飞回自己的家乡?

解析:略

 

相关题目

 Between 1918 and 1938, many new stations were constructed,__________ was desi
 Between 1918 and 1938, many new stations were constructed,__________ was designed by an architect named Charles Holden. A. the most famous of which      B. the most famous of them C. the most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值为(   ) A.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值为(   ) A.                  B.    C.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比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宪法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B.只有宪法才具有最高法律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
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加入硝酸钾  B.恒温蒸发水分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
根据句意,用括号中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小题1】Ther
根据句意,用括号中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小题1】There _________ (be) many books on the shelves.【小题2】They live on the _______ (two) floor.【小题3】She often goes
The boy was made to    the explanation(解释,说明 process of explaining)
The boy was made to    the explanation(解释,说明 process of explaining) . A. speak   B. tell   C. repeat   D. say
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下图表示真核
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