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朴素之美 陈望衡 距今两千多年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朴素之美

陈望衡

距今两千多年前,中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首倡朴素观。老子从哲学的高度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自然才是事物的极致,也是人精神所应追求的极致,“见素抱朴道法自然的美学表达。朴素观首创于道家学派,亦为儒墨等学派采用并融入自身学说。在现实生活层面,朴素观与主要由墨家与儒家创立的节俭观结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行的道德观、审美观。

中国农业社会倡导由道家创立的朴素观,在精神上发展出一种以自然为本位的崇真尚善臻美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本色观,崇尚天然、崇尚纯真,以本色为真、以本色为美,二是恬淡观,不慕繁华、不贪名利,以清廉为贵、以平淡为美。三是清新观。不繁复、不艳丽,清雅、简洁,充满生气。四是精诚观。以诚为尊、以信为美。此外,朴素观还导出重实质轻修饰、重内容轻形式等观念。就中国传统美学来说,朴素是最高的美。这种美灵动而无限,既是美之极致,又是美之根源。其实,视朴素为美不独中华民族为然,世界各民族也大都如此。法国雕塑家罗丹崇奉自然,他说他最喜欢的一句箴言就是自然总是美的。他还说:美只有一种,即宣示真实的美。罗丹这里说的自然”“真实,均可以理解成朴素

进入工业社会,朴素观被工业社会追求财富、追求享受的价值导向所排挤,奢华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香饽饽,奢华生活也成为个人炫耀的资本,进而腐蚀人心、催生腐败,引发严重社会问题。以大量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奢华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工业文明发展之。基于工业文明掠夺资源造成环境严重破坏的现实,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文明与生态共生的生产方式诞生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提出来了;与之相应,一种新的审美观念——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更受推崇了。

朴素作为生态文明时代标志性的美,必须是资源节约型的,也就是说它必须是低碳的;必须是环境保护型的;必须符合生态公正原则。

从人类利益出发,我们所希望的生态不是与人类利益相敌对的生态,而是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然而,生态自有其规律,完全不会迎合人类。人类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调节人与生态的矛盾,尽量实现文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就建构在这一宏伟的历史使命中,作为一种审美精神,它又反过来促进这一宏伟历史使命的实现。

(选自《人民日报》2016118日)

4下列有关朴素观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朴素观由我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首倡,儒墨等学派采用并融入了自身的学说。

B. 朴素观与主要由道家与儒家创立的节俭观结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行的道德观、审美观。

C. 朴素观在我国农业社会从精神上发展出一种以自然为本位的崇真尚善臻美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

D. 朴素观在工业社会被追求财富、追求享受的价值导向所排挤,奢华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香饽饽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朴素观主要包括崇山天然、纯真的本色观;不慕繁华、名利的恬淡观;充满生气、简介的清新观和以诚信为美的精诚观。

B. 就中国传统美学来说,视朴素为美,认为朴素是最高的美。这种美灵动而无限,既是美之极致,又是美之根源。

C. 罗丹所说的自然总是美的”“美只有一种,即宣示真实的美和中华民族倡导的朴素观有异曲同工之处。

D. 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是在工业文明掠夺资源造成环境严重破坏的现实基础上诞生的一种新的审美观念。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倡朴素观的老子从哲学的高度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自然才是事物的极致,也是人精神所应追求的极致。

B. 工业社会以大量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奢华生活成为个人炫耀的资本,进而腐蚀人心、催生腐败,引发严重社会问题。

C. 朴素作为生态文明时代标志性的美,必须是资源节约型的,必须是环境保护型的,必须符合生态公正原则。

D. 在现今社会中,我们要用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来努力实现文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这一宏伟的历史使命。

答案

4B

5C

6D

【解析】

4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B项,与原文对照少了在现实生活层面,原文是墨家不是道家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项,自然总是美的并不是罗丹说的,原文是罗丹这里说的自然’‘真实,均可以理解成朴素’”,并不是说和我国的朴素观意思完全一样。

点睛: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6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说法不完整,最后一段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就建构在这一宏伟的历史使命中,作为一种审美精神,它又反过来促进这一宏伟历史使命的实现,说明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是首先在历史使命中构建的。

相关题目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近年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近年来,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B.中考和高考评卷
分解因式:2x2﹣8x+8=
分解因式:2x2﹣8x+8=
已知在等差数列和中,前项和分别为与,若=5:3,则的值为(   )  
已知在等差数列和中,前项和分别为与,若=5:3,则的值为(   )    A. 5:3          B. 3:5         C. 2:1        D.1:2
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文化事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文化事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茅盾文学奖”的设立,进一步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发展 B. 提出文艺工作的总方向即
梅雨季节,我市大部分地区空气异常潮湿,家中墙壁“出汗
梅雨季节,我市大部分地区空气异常潮湿,家中墙壁“出汗”、 地板湿漉漉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水这种物质发生了(   )A.熔化B.液化C.汽
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11月东盟峰会上指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
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11月东盟峰会上指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是明确和一贯的,对有损中国主权和权益的做法,中方绝不会接受。国家之所以把维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于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于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
下列反应的产物中,有的有同分异构体,有的没有同分异构
下列反应的产物中,有的有同分异构体,有的没有同分异构体,产物一定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 A. 异戊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反应B. 2-氯丁烷()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