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农业问题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自古以来,赣东地区就是我国出口茶叶的主产区。清前期,茶叶输出主要溯赣江而上,翻越大庾岭(南岭山脉的一支)至广州出口海外(即大庾岭商道)。晚清时期,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茶叶出口迅速增加,一些茶厂陆续招女工捡茶,“从业妇女不只年老贫苦者,衣服华丽、举止轻盈、温饱有余,却愿意出闺劳作的青年妇女,亦复不少,在社会上引起了关于妇道名节的辩论。”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l9世纪60年代以后茶叶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及对中国农村地区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列宁曾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变换那谈什么主义是可笑的。”…… 后来,他又说“商品交换失败了……必须再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2)材料二反映了列宁的经济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为此,苏俄的农业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
材料三 我国部分地区图
材料四 据统计,图中A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达2.64万平方千米,占该省总面积的19%,主要集中在该省西部和南部地区。这些地区由于人多地少,毁林开荒和陡坡种植现象普遍。据统计,该省现有坡耕地814万亩,其中坡度在250以上的有178万亩。
(3)A省为我国粮食生产大省,简述其南部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4)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应如何因地制宜,提高经济效益,带动当地脱贫致富?
材料五 在我国,一些农民有记日记的习惯。下面是对一农民日记的摘录:
时间 | 2006 | 2007 | 2008 |
事件 | 县农技站技术员开始深入田间地头并对村民进行农技培训 | 县城老板来村投资搞农产品深加工、加入“能人+基地+农户”发展模式 | 村里实施“一池三改”工程,全村200多户,家家建起沼气池,少了炊烟、省了资源 |
(5)请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知识,分析这份日记摘录对农村发展的借鉴意义。
材料六 开始于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大大促进了某村生产力发展。但近年来,该村外出打工、机械化生产等现象开始增多,土地的闲置、分散等问题逐渐突出。村委会及时派专人负责协调土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推动闲置土地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等,有力地促进了该村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6)请说明材料六中,该村土地经营方式调整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