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现”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请回答:

⑴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世界近代史,可能会对15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⑵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

⑶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19世纪40~60年代)的影响。

答案

⑴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⑵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⑶经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化。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开始卷入整个世界市场;洋务运动企业的兴办标志着中国近代企业的起步;民族工业开始出现。

政治: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逐渐加深;阶级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新的阶级: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闭关锁国”被打破,国门从此被打开。

思想文化:提倡“经世致用”,出现了西学东渐的新思想和早期维新思想;引进自然科学,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解析:

此题考查运用历史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第⑴问注意能够促进世界从孤立走向整体的事件就应当获得较高的评价。第⑵问解题关键点是按照新的研究角度分析评价新航路开辟,是第⑴问的逆向推理。第⑶问涉及到的史料较多,把握好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大的方面去思考。

相关题目

第二节 (共5小题,每题2分,满分10分) A. A needs statement is cr
第二节 (共5小题,每题2分,满分10分) A. A needs statement is critical to your proposal. B. Never write a grant proposal only for funding purpose. C. About school grants. D. Read and u
有关秦朝的“三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有关秦朝的“三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是中央三个最高官职           B.在责、权方面相互牵制C.御史大夫兼理国家
如图,在△ABC中,∠ACB=90°,BC的垂直平分线EF交BC于点D,交AB于点E,
如图,在△ABC中,∠ACB=90°,BC的垂直平分线EF交BC于点D,交AB于点E,且BE=BF.添加一个条件,仍不能证明四边形BECF为正方形的是(     ) A.BC=AC            B.
人们常用的订书机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运用了许多物理知
人们常用的订书机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运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例如:在底部垫了两块橡皮,可以减小对桌面的压强,请照例再写出一个: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NH3(g)+HCl(g)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B.高温下,工业上用纯碱和石英砂制
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抵御流感病
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抵御流感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病原体 C.效应T细胞
根据实践经验,你认为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
根据实践经验,你认为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 用食醋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B. 用酒精浸泡捣烂的紫罗兰花瓣自制酸碱指示剂    
利用斜面从货车上卸货物,每包货物的质量m=20 kg,斜面的倾
利用斜面从货车上卸货物,每包货物的质量m=20 kg,斜面的倾角α=37°,斜面的长度l=0.5 m,货物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 (1)货物从斜面顶端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