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10年7月9日起,暴雨持续袭击安徽,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到8月初,连续强降雨导致全省受灾人口达到233.35万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材料二 淮河流域面积26.9万平方公里,山丘区面积约占1/3,平原、洼地、湖泊区面积约占2/3。受自然条件影响和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据统计,在1954~2007年的53年间,7~8月发生的较严重的夏涝年份有17次,平均约3年一遇。
材料三

(1)结合材料一分析洪涝灾害主要有哪些危害?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分析淮河流域内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3)你对防治淮河洪水有什么建议?
(1)洪灾会对工农业各部门造成直接破坏和经济损失,同时会因人口死亡、灾民流离、疫病暴发对社会造成巨大冲击,通过对耕地、水系、水环境的破坏造成生态环境恶化。(2)该地属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夏季降水集中;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水系发达,流域面积大,无天然入海河道;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
(3)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在各大支流修建水库,调蓄径流;中游利用洼地修筑蓄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新河,分散水流;加强预报、监测,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洪涝灾害的危害主要从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两个方面分析。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等方面考虑。人为原因主要从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方面考虑。河流的综合治理措施,一般上、中、下游有所不同。上游要封山育林、植树造林,修水库;中游加固大堤、修蓄洪分洪工程,退耕还湖;下游除加固大堤外,还要开挖入海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