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孤山

[宋]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 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答:                                                                                      

答案

(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2)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

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

③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解析:

这是谢枋得被强行送往大都时途经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的小孤山所作,借景抒情,寄托胸臆。前四句描绘了小孤山险恶的地势及其遮挡狂澜的作用。后四句借以抒怀,抒自己虽处在末世,身为孤臣,也要英勇杀敌,争取取得抗元斗争胜利的豪情。

相关题目

某化学小组对生石灰与水反应是显著放热反应进行了实验探
某化学小组对生石灰与水反应是显著放热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在除了用手触摸试管壁感觉发热外,还设计了下列几个可行性方案。 甲方案:将温度计
当前,一些企业经营者提出,中国产品要由“中国制造”向
当前,一些企业经营者提出,中国产品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以增强国际竞争力。对企业而言,实现这一转变关键是要        A.
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
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Y2(l)+3O2(g)====XO2(g)+2YO2(g),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672 mL,密
     Hundreds of years ago, a Roman army came north from England to make wa
     Hundreds of years ago, a Roman army came north from England to make war on Scotland. The Scots, a brave people, love their country. They fought hard to drive the enemy out of Scotland. But
植物激素研究资料显示,秋天树叶脱落是由一种叫做脱落酸
植物激素研究资料显示,秋天树叶脱落是由一种叫做脱落酸的物质导致的。经研究得知,脱落酸是一种有机酸,主要是成熟叶组织产生的,能抑制核酸
小陈听说国家实施“嫦娥计划”,在月球上登陆,将建立永
小陈听说国家实施“嫦娥计划”,在月球上登陆,将建立永久性的月球基地,心里高兴极了,他写了一封信给小王,下面是其中的一段内容:将来要是
Taking a shower is relaxing. You can hum a song, daydream or think about nothin
Taking a shower is relaxing. You can hum a song, daydream or think about nothing, leaving the real world behind you. But did you know that showering can also benefit your mind?     A research by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后,吸收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后,吸收能量 B.用升温、加压的方法和化学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C.阴极射线与β射线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