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方法一定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A.除去氧化铜中含有的木炭粉﹣

下列方法一定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A.除去氧化铜中含有的木炭粉﹣高温加热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点燃

C.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氯化钠固体﹣加入适量水    D.鉴别硫酸和氢氧化钠﹣ 

答案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碱、盐的鉴别;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 A、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根据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D、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 解:A、木炭粉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加入适量水后,所得溶液的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

D、硫酸显酸性,氢氧化钠显碱性,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能使石蕊溶液分别显示红色、蓝色,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C;紫色石蕊溶液等.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相关题目

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
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慰藉(jiè )    木讷(nà )    改弦(xián)更张    毗(pí)邻而居         B.颤(chàn)栗  
在长春某高校任教的张教授2008年10月的工资收入总计4800元。
在长春某高校任教的张教授2008年10月的工资收入总计4800元。除单位代扣代缴的    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款外,张教授还积极主动地到税务所交纳他所获
下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和中
下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和中国秦朝的兵马俑。下列对两者的表述准确的是 A.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B.产生于商品经济
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的说法,可能
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的说法,可能的是(    ) A.全球的生态系统会因为全球变暖而进入一个全面繁荣的时期 B.海洋因为其比
读下图,回答问题。(20分) (1)指出图示区域柑橘冻害分布特
读下图,回答问题。(20分) (1)指出图示区域柑橘冻害分布特点,分析甲地无冻害的原因。 (2)简述三峡地区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柑橘生产的影响。 按
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A2、B2和AB的浓度不再改变    B.A2、B2和AB在密闭容器中共存  C.容器内的压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V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V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上标有“30Ω,2A”字样,当开关闭合后,滑片从最右端往左移动过程中,下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