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长江万里图
【明】杨基
我家岷山①更西住。正是岷江发源处。
三巴春霁雪初消, 百折千回向东去。
江水东流万里长, 人今漂泊尚他乡。
烟波草色时牵恨, 风雨猿声欲断肠。
【注】①杨基原籍蜀中,因仕江左而定居吴中。当时官场黑暗,仕途波折,诗人经历颇为坎坷,于是写此题画诗。②岷山:位于四川西北部。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6分)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长江万里图
【明】杨基
我家岷山①更西住。正是岷江发源处。
三巴春霁雪初消, 百折千回向东去。
江水东流万里长, 人今漂泊尚他乡。
烟波草色时牵恨, 风雨猿声欲断肠。
【注】①杨基原籍蜀中,因仕江左而定居吴中。当时官场黑暗,仕途波折,诗人经历颇为坎坷,于是写此题画诗。②岷山:位于四川西北部。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6分)
8.乡愁:(1)怀乡之情,诗人见眼前画中的万里长江,想到这滔滔江水正是来自故乡巴蜀的春雪融水,不禁勾起诗人满腔的怀乡之情。(3分) (2)痛苦无奈:对官场经历的厌倦与痛苦。厌倦官场,自己却仍然"漂泊尚他乡"不能归去的无奈。(2分)
9.本诗运用了直接抒情与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方法(2分)直接抒情如“江水东流万里长,人今漂泊尚他乡”表达自己漂泊他乡不得回去,而且离开家乡竟如长江万里之远的哀愁。(2分)借景抒情是最后一联,诗人见“烟波草色”而生恨,闻“风雨猿声”而断肠,借烟波草色和风雨猿声之景,抒发厌恨官场而又漂泊万里,无法回乡的愁苦之情。(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