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安石出《青苗法》使辙熟议,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安石出《青苗法》使辙熟议,曰:有不便,以告勿疑。辙日:经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拯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至良民不免妄用;用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恐鞭垂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安石曰:君言诚有理,当徐思之。自此逾月不言青苗。――引自《苏辙传》

材料二    熙宋三年二月一日,大名府判韩琦上书曰“今乃乡村第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数,坊郭户有物业抵挡者,依青苗例支借,且乡村上三等并坊郭有物业户,乃从来兼并之家也,今皆多得借钱一千,令纳一千三百,则是官戏患钱。――引自《宋史食货》

材料三    司马光日:今青苗之害者,不过谓使者骚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而臣之所忧,乃在十年之外,非今日也。夫民之贫富,由勤惰不同,惰者常乏,故必资于人。今出钱贷民而敛其息,富者不愿取,使者以多散为功,一切抑配(强迫借贷交息)。恐其逋员,必须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之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之员。春算秋计,展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十年之外,百姓无复存矣。――引自《宋史司马光传》

回答:

根据材料说明,三人的立场与观点有什么相似之处?三人侧重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青苗法对谁有利?对谁有害?

答案

答案:三人都站在地主阶级保守派立场上,认为青法有害无利,反对青苗法。

苏辙认为借贷青苗钱的农民到期不还,会给地方州县带来麻烦;韩琦认为青苗法的实施,是“官府放高利贷”,不合情理;司马光认为青苗法会导致贫者逃亡,“富者变贫”。青苗法对封建国家和百姓有利,不利于官僚地主和高利贷者。

相关题目

2009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复数.doc  
2009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复数.doc  
20080531  有些人在使用信用卡消费的过程中,因恶意透支而
20080531  有些人在使用信用卡消费的过程中,因恶意透支而受到惩处。这说明,每个市场主体都应该 A.坚持勤俭节约                       
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A.突变和基因重组   B.自然选
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A.突变和基因重组   B.自然选择          C.隔离           D.基因频率
在同温同压下,某有机物和过量Na反应得到V1L氢气,另一份等
在同温同压下,某有机物和过量Na反应得到V1L氢气,另一份等量的该有机物和足量的NaHCO3反应得到V2L二氧化碳,若V1=V2≠0,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A
有A、B、C、D、E、F六人依次站在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上传球
有A、B、C、D、E、F六人依次站在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上传球,从A开始,每次可随意传给相邻的两人之一,若在5次之内传到D,则停止传球;若5次之内传
2003年春,北京小汤山等收治“非典”的定点医院,收到由解
2003年春,北京小汤山等收治“非典”的定点医院,收到由解放军总装备部军事医学研究所研制的小分子团水,解决了医务人员工作时的如厕难题。新型
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因为
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因为汉字的艰深,使全中国大多数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 陈独秀说:“中国文字既难传
甲种子萌发时释放CO2的量大吸入O2的量,乙种子萌发时吸入O2
甲种子萌发时释放CO2的量大吸入O2的量,乙种子萌发时吸入O2的量大于释放CO2的量,最可能的原因是          (    )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