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大网站对林则徐这一人物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

当前各大网站对林则徐这一人物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林则徐不是民族英雄,相反,他是中华民族的罪人,理由是林则徐没有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中英矛盾问题,而是一步一步把中国推向了战争,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中国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也就不会出现中国近代史的灾难。另一种观点认为,英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本性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而清政府的腐败使鸦片战争当中中国战败,也就是说,如果林则徐不被撤职查办,中国就不会战败,也自然不会出现中国近代史的灾难。

你同意这两种观点吗?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并结合相关历史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

不同意。题中第一种观点混淆了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第二种观点没有看到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趋势。

选择第一种观点:鸦片战争是欧美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开拓殖民地、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必然产物。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利益的正义行动。即使没有中国的禁烟运动,英国也会寻找其他借口侵略中国,中英之间在鸦片问题上的冲突,仅仅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线。

选择第二种观点:鸦片战争中中国的战败并不是由林则徐等一两个英雄人物可以决定的。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国势衰微,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封建经济制度封闭保守,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主义制度腐朽没落;清朝自乾隆后期封建统治已经危机四伏,面临着严重的社会问题:政治腐败,国防松弛,财政拮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阶级矛盾激化,反清起义不断发生,社会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中国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军事实力上都无法和英国抗衡,失败是必然结果,腐朽落后的清朝是不能战胜先进强大的英国的。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深层次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题关键是弄清所给观点的含义,如本题的第一种观点是把鸦片战争乃至整个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罪责加在了林则徐身上;而第二种观点则把鸦片战争的胜败和中国的近代盛衰的决定权放在了林则徐的手中。由此可辨别出所给观点的正误。其解题技巧是选择错误明显、容易批驳、掌握史实比较牢固的那一观点作答,如本题中的第一种观点比较容易解答,而第二种观点有一定的模糊性,注意这类题目的解题关键和答题技巧是高考获取高分的有效方法。

相关题目

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制乙烯时,用量程为300℃的温度计代替量程为200℃的温度计,测反应液的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现实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现实生活的美,经过艺术家的反映、加工、创作这个环节,生产出艺术作品,这才为满足社会的
双曲线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 (    ) A.           
双曲线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 (    ) A.               B.                   C.              D.
波长指的是:A.在一个周期内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B.
波长指的是:A.在一个周期内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B.横波中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C.横波中一个波峰和相邻的一个波谷之间距离的两倍D.在波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转身”有下列意思:转动身体,改变方向;借指时间极短。转身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场“橙色风暴”首先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场“橙色风暴”首先从博库书城开始,慢慢的,已经( )整个浙江省内的新华书店。被称作“橙色风暴”,是因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寄   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近日你校搬进了建成的新址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近日你校搬进了建成的新址,你作为母校巨大变化的见证人参加了英语报举办的题为“Great, my school”英语征文活动,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