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其二 [唐]王昌龄 饮马渡

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其二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⑴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牵马饮水渡过了塞下大河,尽管是秋天,已是水寒刺骨寒风凛冽。

  B.虽已日近黄昏,但因为平沙莽莽无遮掩,所以昏暗中可以望见临洮城。

  C.诗人联想起昔日的烽火战事,仿佛感受到了当年戍边战士的豪情壮志。

  D.黄尘迷漫是边塞古今一贯的特点,但片片野草间仍能见到零乱的白骨。

⑵作者通过“秋水”、“平沙”、“黄尘”、“蓬蒿”等意象,写出了什么样的意境?

答:                                                                             

⑶诗中“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与杜甫《兵车行》中的“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都写到了古战场,两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共同之处?所使用的表现手法有何不同?

答:

答案

⑴C(“仿佛感受到了当年戍边战士的豪情壮志”一语不确,“咸言”有种推测、据说之意,所以从全诗看,这首诗更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黩武战争的反对情绪。)⑵凄清、忧伤。⑶思想感情:都表现了诗人对于战争给人民造成的苦难的同情、感慨。(意思对即可。)表现手法:王诗——通过对寒外古战场黄尘、白骨、蓬蒿等具体现实景象的描绘,寓情于景。/ 使用陈述的语气,含蓄自然。杜诗——“君不见”三字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表现出青海古战场全景;“无人收”则直抒胸臆,渲泄出怨愤之情。/ 使用反问的语气,表现强烈的感情色彩。(答出其中一个角度即可。)


解析:

《塞下曲》内容多写边塞战事。此诗在构思上的特点,是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诗中没有一个议论字眼,却将战争的残酷极其深刻地揭示出来。这里是议论,是说理,但这种议论、说理,却完全是以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手法极其高妙。这首诗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黩武战争的反对情绪。写征战的残酷,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历史的纵深感。

相关题目

在山东曲阜,有一处常年游人如织的历史古迹 “曲阜三孔”
在山东曲阜,有一处常年游人如织的历史古迹 “曲阜三孔”(孔庙、孔林、孔府),该古迹游人如织的场面说明了(   ) A.主张“无为而治”的道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
在学习“角平分线”一节的课堂上,老师要求同学们练习一
在学习“角平分线”一节的课堂上,老师要求同学们练习一道题,题目的图形如图所示,图中的AD是∠BAC的平分线。在同学们忙于画图和分析题目时,小
现有MgO和Mg(OH)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共5g,向其中加入100g溶质质
现有MgO和Mg(OH)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共5g,向其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5g不饱和溶液。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在西江河畔的贝贝家附近,有一座烟囱,他发现了一个有趣
在西江河畔的贝贝家附近,有一座烟囱,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夏季烟尘一般 飘向偏北方向,冬季烟尘一般飘向偏南方向,这种现象与我国气候的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圆经过椭圆的焦点. (1)求椭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圆经过椭圆的焦点.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设直线交椭圆于两点,为弦的中点,,记直线的斜率分别为,当时,求的
为保护好蓝天白云,减轻“雾霾”,应采用的措施是      A
为保护好蓝天白云,减轻“雾霾”,应采用的措施是      A.尽量使用化石燃料            B.尽力发展清洁能源    C.增加工厂烟囱高度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