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经典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精神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经典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精神源泉,而经典阅读则是传承与激活民族文化精神的关键环节。经典阅读曾经只限于少数学者,并通过相对固定的教育场所得以薪火传递。当今,我们则可以借助大众媒体的多元途径,将经典阅读推向大众。在此过程中,有两种选择:一是由学者个体阅读引导大众阅读;二是由学者个体阅读取代大众阅读。显然后者更受欢迎。这标志着传统的经典阅读与传授方式的重大变化:一是在对象上,由知识阶层转向大众群体;二是在空间上,由教育场所转向媒体空间;三是在方式上,由讲—读互动转向单向传授。学者、媒体与大众群体三向合力,意味着一个新的经典传播时代——经典“代读”时代的到来。

②经典“代读”热的兴起,是大众传媒与学者群体携手合作、一同满足大众精神需求的时代产物。以上三者在经典“代读”中融为一体,是基于以下原因:一是大众媒体的泛生活化。在当今时代,媒体内化为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知识精英的抗边缘化。面对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与商业逻辑的残酷选择,日益趋于边缘状态的知识精英渴望走出书斋,重返文化中心舞台。三是经典崇尚的中介化。随着大众精神追求的高涨,崇尚经典成为新的时代风气,然而大众群体普遍无法自主阅读,不得不求助于学者“代读”,以获得对经典的了解和体会。央视“读书时间”与“百家讲坛”的兴替交接,自然地成为其典范性的标志。

③从大众传媒时代本身的发展历程与规律来看,经典“代读”之火爆或缺陷,都具有某种历史必然性。早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率先经历了类似的历史阶段。其中法国电视二台创办于1975年1月的“毕沃读书”最具典范意义。该栏目在约90分钟节目里,全由主持人、作者和读者一起自由论谈。10多年间,这个高雅节目赢得了难以想象的20%左右的收视率,被称为法国的“文学弥撒”,法国作家、学者都将在“毕沃读书”中亮相视为无上荣耀。西方的类似栏目,显然具有多重指向性意义,包括强化文化导向、标示思想高度、激活传播方式等意义。由此表明,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了优良的电视读书氛围与传统,这是由其文明发展阶段与整体国民素养决定的。

④与西方相比,我国当前的经典“代读”在文化导向上无疑是一致的,但在思想高度与传播方式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开办于20世纪90年代,以央视“读书时间”为代表的一批读书栏目,一直无法摆脱收视率低迷的困扰,相继黯然落幕。而“百家讲坛”之以“讲坛”为名,实际上是大学课堂在媒体虚拟空间的延伸与革新。它将传播重心落在以文、史、哲为内容的文化经典上,并由此打造出易中天、于丹这样的“学术明星”。在此,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问题有三:一是                    ?二是                      ?三是                             ?这昭示着我国经典“代读”走向更高层次、实现自我超越的紧迫性与可能性。

(选自《新华文摘》2008年第15期,有删改)

下列表述,最适合作为文章标题的一项是

A.我国经典阅读对象及阅读内容形式的变迁。

B.经典“代读”热的兴起及典范性标志。

C.我国当前经典“代读”与西方相比的异同。

D.经典“代读”的缘起与走向。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众精神追求的高涨及其普遍无法自主阅读是促进经典“代读”热兴起的原因之一。

B.“百家讲坛”栏目选择由学者个体阅读引导大众阅读的传授方式将经典阅读推向大众。

C.“毕沃读书”的成功表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明发展程度及整体国民素质水平都很高。

D.我国当前经典“代读”与西方相比的差异昭示我国经典“代读”实现自我超越的紧迫性。

联系全文,为文章第④段的画线处补写三个句子。

答:

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一是我们为何不能在“百家讲坛”兴盛之际,依然坚守“读书时间”?二是我们为何不能选择多方互动的自由论辩,只能接受由学者单向灌输的“代读”?三是我们为何总是局限于故事性、趣味性的欣赏口味,而缺乏应有的思想锐度与精神高度?


解析:

【小题1】A、B、C三项都是对文章局部内容的概括,D项的概括最全面。

【小题1】根据原文第①段推测,应该是“‘百家讲坛’栏目选择由学者个体阅读取代大众阅读的传授方式将经典阅读推向大众”。

【小题1】依次从“强化文化导向”、“激活传播方式”、“标示思想高度”等角度作答,注意“?”所暗示的语气要求,内容相近即可,每一条2分。

相关题目

“I was in centre school” “_____” A. So were we  B. So we were    C.
“I was in centre school” “_____” A. So were we  B. So we were    C. We were so    D. So did we
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与线粒体密切相关的是 ①酒精被胃
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与线粒体密切相关的是 ①酒精被胃黏膜吸收                  ②细胞与内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③肾小管壁上皮细胞吸收
(1)探究新知: ①如图,已知AD∥BC,AD=BC,点M,N是直线CD
(1)探究新知: ①如图,已知AD∥BC,AD=BC,点M,N是直线CD上任意两点.求证:△ABM与△ABN的面积相等.    ②如图,已知AD∥BE,AD=BE,AB∥CD∥EF,
在探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关系的实验中,分别采用边长为1cm
在探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关系的实验中,分别采用边长为1cm、2cm、3cm的含酚酞琼脂块,放入NaOH溶液,相同时间后,发现NaOH在三块琼脂块中扩散的深度( 
某几架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分别是(单位:米/秒): 422 423 410 4
某几架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分别是(单位:米/秒): 422 423 410 431 418 417 425 428 413 441 则这些飞机的平均最大飞行速度为__________.(精确到1米/秒)
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 A.生长激素减少,甲
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 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减少 B.生长激素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增加 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增加 D.
将一块直角三角板ABO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所示).已
将一块直角三角板ABO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所示).已知AB=OB=1,AB⊥OB,点P 是三角板内一点.现因三角板中阴影部分受到损坏,要把损坏部分锯掉
Mary is getting married next Saturday. Today she asks her best friend Lucy to sh
Mary is getting married next Saturday. Today she asks her best friend Lucy to shop for clothes to wear at the wedding. ‘So what are we looking for, Mary,’ Lucy asks.  ‘Well, my parents want me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