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08年以来,面对国际国内诸多不利因素,中央政府积极应对,坚持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政策实现从“两防”到“一保一控”,再到“保增长”的转变,中国宏观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材料二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纵观国内形势,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回答问题:
(1)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理。
(2)运用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分析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所发生的变化。
(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始终立足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变化而进行积极调整,做到主观符合客观。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如实反映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我国根据实际制定的宏观调控政策,推动了经济发展。
(2)①规律具有客观性,这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制定和实施宏观调控政策,要尊重我国的经济发展规律。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认识规律、运用规律的条件。宏观调控政策从“两防”到“一保一控”,再到“保增长”的转变充分体现了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解答第(1)问出错的考生,主要是不能顺利地把生活语言转化为哲学术语。解答第(2)问出错的考生,大多是没有正确把握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有的只强调主观能动性,而忽略客观规律的重要性;有的只强调尊重客观规律,而忽略了发挥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