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后面题目。 梅花二首 苏轼 其一 春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后面题目。

梅花二首

苏轼

其一

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

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

其二

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注】《梅花二首》写在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途中。

29.简要分析《其一》如何描写梅花的。说明《其一》中梅花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

                                                                     

30.《其二》开自无聊落更愁句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试做分析。(3分)  

                                                                     

31.《梅花二首》中梅花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

【答案】

29.衬托手法。以”“的枯败衬梅花的夺目;以狂风暴雪之恶衬梅花的坚强。特点:野梅超群脱俗、卓然不凡、坚强不屈。

30.用梅花的开则无所依赖,落则满腔愁情,喻指作者贬谪途中的孤寂落寞。

31.对梅花同情、尊敬与赏识,诗人孤寂与痛楚,坚强与通达。

【解析】

2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景物描写的分析把握能力。景物描写可分为正侧面。另外侧面描写又有衬托对比等手法。此题中没有正面描写梅花,只是在写梅花生活的环境如何恶劣,以此来衬托梅花的坚强性格。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0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分析诗歌借物喻人的手法。我们重点要明确借物的哪一点来喻人的何种品性。从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开自无聊落更愁无聊开落满腔愁苦。正好和诗人被贬途中的愁苦孤寂相照应。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蕴育的诗人情感的把握。咏物诗重在物我合一。强调诗人情感通过外物表现出来。诗人给予梅花坚强的品性,表达自己的坚强与通达。另外还带有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同情与尊敬之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 Why didn’t you pay the bill for Tina? — I offered to, ______ she refus
— Why didn’t you pay the bill for Tina? — I offered to, ______ she refused. A. and                      B. but                           C. or 
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欲获得人工种子,需
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欲获得人工种子,需培养至愈伤组织阶段 B. 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在原代培养过程中 C.
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分别通过如图3-1-13(a)和(b)所示
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分别通过如图3-1-13(a)和(b)所示的电流最大值相等的方波交变电流和正弦交变电流,则这两个电热器的电功率之比Pa∶Pb等
一How do they get to school?一They ________ the subway.A.byB.inC.on D
一How do they get to school?一They ________ the subway.A.byB.inC.on D.take
在如图所示的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相同直径的两个金属小
在如图所示的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相同直径的两个金属小球A、C.已知ma=2mc,C带正电荷2q,静止在匀强磁场之中,磁感应强度为B,A球不带电,它以速
江西省余江县山岭村20lO年11月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修建
江西省余江县山岭村20lO年11月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修建村民公园,村民代表一致同意修建,可谓村务公开人心顺。“事事协商.件件公开,时时监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2010年参加杭州国际马拉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2010年参加杭州国际马拉松,被这座城市深深地吸引,之后留在这里工作、生活,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已经彻底
此题要求改正所给短文中的错误。对标有题号的每一行作出
此题要求改正所给短文中的错误。对标有题号的每一行作出判断:如无错误,在该 行右边横线上画一个勾(√);如有错误(每行只有一个错误),则按下列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