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言论

言论者

思想核心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1)根据上面的儒学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

材料二: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  

2)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教第一要义。”

3)根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

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

4)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

答案

1)孟子:民本或仁政;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致良知”。(每项1分,6分)

2)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大一统”的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迎合了汉武帝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因而使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

3)差别: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经世致用。

4)主张:经世致用。

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学以致用。

相关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汤山镇位于南京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汤山镇位于南京东郊约29千米处,该镇周边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包括温泉、阳山碑材、安基山水库、南京猿
According to the school rules,no student _________go out of the school after e
According to the school rules,no student _________go out of the school after eleven o’clock at night without the teacher’s permission.      A.will    B.must     C.may    D.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加入10g、20g、25g的NaNO3固体,充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加入10g、20g、25g的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1)A、B、C烧杯中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填标号
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同学采用了“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
下列地区属于人口稀疏地区的是     ①南美洲东部  ②我国
下列地区属于人口稀疏地区的是     ①南美洲东部  ②我国东南部沿海  ③加拿大 ④阿拉伯半岛  ⑤西欧 ⑥亚马孙平原 ⑦澳大利亚  ⑧西伯利亚   
___exceptions, the rule may stand.A. Allow for                 
___exceptions, the rule may stand.A. Allow for                                   B. Allowing for       C. To allow                       
 Welcome Daming _______ our city.        A. to            B.
 Welcome Daming _______ our city.        A. to            B. for              C. in             D. at
At last, we found ourselves in a pleasant park with trees providing shade and __
At last, we found ourselves in a pleasant park with trees providing shade and ____ down to eat our picnic lunch.  A. sitting            B. having sat       C. to sit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