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

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

答案

B


解析:

注意题干的时间是指19世纪30年代。只有B符合当时的西方的要求,希望打破中国的自然经济的状态,实现商品倾销的目的。其余几个选项是19世纪晚期的西方侵略的要求。

相关题目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用食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用食醋可以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用肥皂水涂抹蚊子叮咬处,可以减轻痛痒 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
常温下,A、B、C、M都是气体,A、B、D、M是常见的单质,A的
常温下,A、B、C、M都是气体,A、B、D、M是常见的单质,A的式量比B大,C在空气中呈现雾状,甲、乙、丙是常见的化合物,形成L单质的元素是地壳中含
设数列按“第n组有n个数”的规则分组如下:(1),(2,4)
设数列按“第n组有n个数”的规则分组如下:(1),(2,4),(8,16,32),…,则第100组中的第一个数                              
阅读下列语段,做1一5题     ①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
阅读下列语段,做1一5题     ①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在高温下,反应2HBr(气)H2(气)+Br2(气)-Q达到平衡时,要使混合
在高温下,反应2HBr(气)H2(气)+Br2(气)-Q达到平衡时,要使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可采用的方法是   A.减小压强 B.缩小体积 C.升高温度 D.增大[H2]
下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用“—”连接的
下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用“—”连接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可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可以为盐 B.乙只能是氧化物或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caused by the earth's turning around the sun?    A.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caused by the earth's turning around the sun?    A. The rising and setting (落下) of the sun and moon.    B. The change of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of the ye
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 、K+、SO42-、HCO3-               B.Cu2+、K+、

最新题目